健康養身★乳癌「暴走」蝕骨 脊椎軟趴趴恐癱

乳癌「暴走」蝕骨 脊椎軟趴趴恐癱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癌細胞的特色是什麼?就是生長不受控制,到處亂跑、轉移到其他器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姚忠瑾醫師一語道破癌症可怕之處;如乳癌細胞特別喜歡跑到骨頭作怪,「患者有一天突然下肢無力,被家屬抬進急診室,檢查就發現是癌細胞轉移到胸椎。骨頭本來應該堅硬地支撐身體,被癌細胞吃掉後變得不堅固,稍微碰撞或用力,就垮掉了。」

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併發骨轉移比例增

乳癌病患大多為50歲上下女性,停經後,保護骨質的雌性激素減少,加上治療乳癌的輔助性化學藥物與芳香環酶抑制劑,都容易造成骨質疏鬆,使得乳癌患者骨骼格外脆弱。姚忠瑾醫師解釋,骨髓也是非常適合滋養乳癌細胞的土壤,特別是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管腔A型乳癌,癌細胞躲在骨骼內冬眠,找到機會復發轉移,就會發展成乳癌骨轉移。

疼痛是初始症狀 壓迫腰椎神經恐癱瘓

癌細胞轉移到骨頭,可能導致如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脊神經壓迫與高血鈣等骨骼併發症。「患者一旦發生這些症狀,生活品質就會變差,影響求生慾望。」姚忠瑾醫師說,多數病患的症狀一開始是疼痛,隨著轉移情況加劇,患者變得有如玻璃娃娃,稍微碰撞就骨折,如果壓迫到腰椎神經,還可能造成下半身癱瘓。

乳癌骨轉移 放療+每月注射一次保骨針

「我有很多病患都是被抬進來就醫,然後自己走出去的。」姚忠瑾醫師表示,治療骨轉移患者時,如果病患已經骨折,首要是把握事發當下的黃金時間開刀,如果脊柱神經被壓迫過久,患者恐有癱瘓危險;而即使沒骨折的患者,也要使用固定器預防骨折意外,再使用放射線治療,搭配每月注射一次單株抗體保骨針,多管齊下,就能改善症狀,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察覺異狀速就醫

姚忠瑾醫師強調,「老話一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健署提供乳房篩檢,民眾千萬不要覺得一定不會是自己,若有家族病史更得格外注意,察覺異狀要盡快就醫。乳癌治療是團隊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結合放射科、病理科等科別與個管師、專科護理師,讓患者無論在診斷、開刀、化療與術後復健的過程,都能獲得良好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許多人都曾有肌肉、關節痠痛經驗,但若持續時間太長,則要小心是骨瘤作祟!大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容志雄表示,骨瘤的症狀是關節疼痛長達2~3個月,好發於5~15歲的年輕族群,常被誤認為是肌肉痠痛或運動傷害,一旦延誤治療,常常導致發生骨折。提醒民眾,若發現關節疼痛長達2個月以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身體狀況良好的63歲陳女士,日前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嘔吐、頸部僵硬等情況,送至醫院時,更出現右腿無力、反應遲緩,呈現半昏迷狀態。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世祥表示,經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患者腦部有自發性蜘蛛膜下出血、大腦前交通動脈瘤,經由緊急手術,將動脈瘤夾閉,防止...

閱讀詳情 »

(僅為示意圖) 此為真實事件,採自新聞報導 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1月26號上午9點半左右,一個媽媽抱著3歲孩子跑到醫院,兒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瞳孔已經散大,臉色發紫,呼吸心跳都沒了,雖然經過搶救,但沒能救回孩子。孩子媽媽不甘心,又叫了輛救護車送到其他醫院搶救。如果媽媽早知道這個知識,悲劇是不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