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專家薇薇安2016年底乳腺癌病逝,生前對於病情低調,鮮少人知道她的病況,突然離世消息令人震驚,據傳,當時她發現罹癌時已經是乳癌末期,完全沒有開刀機會治療。鐵娘子洪秀柱也曾於2011年檢查出乳癌第1期,顯示乳癌越來越多。
乳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一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首位,不少人聞之色變,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治療日新月異,中西醫合併也成為治療趨勢,藉由特製中藥有助調理體質改善病情,消除體內致癌環境,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腫瘤生長的環境。
粉領族楊小姐1年前經醫師確診左側乳房罹患2至3公分的第1期乳癌,因腫瘤依附於血管動脈旁,西醫評估手術風險高,無法動刀切除病灶,建議先採取局部放射治療,經過幾次療程後,腫瘤變小,原以為癌細胞生長有獲得控制,未料幾個月後,腫瘤又長大近7公分。
醫師決定先切除距離動脈較遠的部分腫瘤後觀察病情,卻沒想幾個月內癌細胞竟擴增到14公分,再經過放療和化療之後,腫瘤雖然縮小一些,但其實身體早就難以負荷,過沒多久腫瘤又急速生長到40公分,腫瘤皮表甚至呈現明顯的黑黃色病灶,病情不樂觀。
難抵惡性腫瘤來勢洶洶,加上放療和化療耗損大量元氣,此時楊小姐已相當虛弱,每天僅能倒臥在病床,生活無法自理,醫師甚至向家屬建議將病患移往安寧病房,才能獲得比較完善的照顧。
家屬雖感心痛,但仍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經親友介紹推薦,轉求中醫治療,收治該名病患的濟群欣中醫診所立刻安排外診,診察後開了癌末特殊乳癌複方讓患者服用,住院治療1周後,原本氣若游絲的病患7天後已可起身坐在病床上,隔天就可返家休養。
接下來,歷經1個月的細心治療,腫瘤幾乎已失去原本的活性,不過因為腫瘤當初已腫大撐破皮膚表面,如今皮層則呈現乾枯的乳白色狀,而原本40公分的乳癌已萎縮至14公分左右,病患的身體也慢慢恢復元氣,後續病況仍須追蹤觀察。
濟群欣中醫診所郭榮宗中醫師表示,西醫治療通常只針對癌症病因,採取切除腫瘤或使用放化療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中,癌細胞賴以生存的環境卻沒改變,腫瘤就不容易徹底消失,因此不少癌症患者開完刀、進行放化療後,癌症還是容易出現轉移或復發。
針對癌症手術、放化療後,仍一直發生轉移與復發腫瘤,郭榮宗認為,中醫「腫瘤治療123」治癌準則值得參考:(1)當務之急應先清除體內毒素,排除有害於身體的物質;(2)接著,再進行改變體質,阻斷癌細胞賴以生存的環境;(3)然後,藉由中藥調理提高身體免疫機制,讓腫瘤於最短時間內獲得有效控制,降低一再轉移和復發的機率。
癌症治療方式多元,且中西醫各有擅長,郭榮宗強調,西醫多採取手術、放療、化療等主動進攻的方式對付癌細胞;中醫則轉攻為守,平和改善西醫治療期間的副作用,並藉由提升免疫功能降低復發。
事實上,中西醫聯手對抗癌症病魔已成趨勢,兩者結合更有利癌症治療。最後,郭榮宗提醒,平日少食加工食品、少接觸空汙油煙,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常保心情愉快,才是遠離癌症的根本之道。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屁放的多代表消化好?這幾種人要當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打嗝、脹氣、放屁太過頻繁,是身體的警報器,可能得了「生氣病」,也就是腸胃健康出了狀況。人體內腸胃道的氣,十之八九都是吃進去的,吃進去的包括「吃飯配話」,即邊吃飯邊講話吞下去的空氣,以及所吃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後,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然而,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但有...
閱讀詳情 »精蟲液化時間過長難懷孕? 中醫治療4個月如願當爸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任職於科技業的林先生和航空業的林太太於26歲結婚,前幾年因工作緣故及想過單純的夫妻生活,不急於生小孩。在30歲那年兩人開始備孕,經過一年多努力一直無法受孕成功,經西醫檢查太太無異常,而先生精蟲液化時間異常,兩人從網路搜尋發現,中醫可以治療精蟲液化時間過長問題,故專程南下...
閱讀詳情 »肚子變大別以為是單純發福! 長期便秘 腹脹恐是婦科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85歲簡姓阿嬤,多年來覺得肚子圓鼓鼓的,原本以為是老年發福未特別留意,但因近期經常感到腹脹,漸漸吃不下,甚至出現便秘、解尿困難,就醫檢查後發現卵巢有兩顆大水瘤緊緊相連,共約17公分,經手術切除腫瘤後,腹脹、排泄問題都獲得改善,肚子也消了一圈。卵巢水瘤多為良性 過...
閱讀詳情 »暑假是近視高峰! 每天多做2件事能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炎炎暑假,孩子宅在家,容易從事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行為,如 打線上遊戲、看影片、流連社群等。 臺灣防盲基金會呼籲,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易導致近視,家長與孩子都必須提高注意,不要讓快樂的暑假,成為近視溫床! 全球近視達25.8億人 台灣國三學童近視盛行率近9成近視是一種日益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