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雖四肢健全,卻因自發性顫抖症而不能獨立生活,日前1名42歲溫先生即是如此,對他的日常生活、工作與社交帶來極大困擾。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學的評估與檢查,診斷為原發性顫抖症,建議採神波刀「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治療,無創的非侵入性治療精準,毋須麻醉或在病人腦中植入電極及電池,搭配MRI核磁共振導航1次完成,無感染、腦出血併發症,用來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
神經內科醫師洪千岱表示,原發性顫抖係因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沒有具體的潛在原因,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超過一半以上的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名患者,其中有10萬人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無法準確握筆寫字、拿杯子容易把水灑出來,操作比較精密的事務,如拿鑰匙開鎖,對他們也是很大的挑戰。
傳統上治療原發性顫抖症會先採藥物治療,若症狀無法控制,則須進一步手術。神經外科醫師羅偉倫表示,傳統外科手術如丘腦切開術(Thalamotomy)或裝置深部腦刺激器(DBS),兩者皆需要進行開顱手術,鑽洞後以電燒專用的鈍針深入腦部丘腦,進行燒灼或植入電刺激用的晶片持續電刺激,雖治療成效顯著,惟許多病友忌憚需要開腦及體內安放電極後的風險,導致裹足不前。
相較於傳統外科侵入式手術,神波刀「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為非侵入性無創治療,洪千岱說明,透過超過1,000個超音波探頭集中能量,在丘腦加熱局部腦區使神經壞死,打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過程中無須麻醉,無須打開頭骨,執行中就可以透過核磁共振準確導引能量到目標的神經核(長寬約2毫米),並立即達到治療顫抖的效果,將是未來取代開顱手術的主流治療。
身受顫抖症困擾的患者溫先生則提到,自己 35歲時突然病發,讓他的人生從彩色變黑白,發病初期採藥物治療,情況控制良好,但2年後控制效果逐漸不佳,顫抖程度日益嚴重,讓他無法與家人、朋友正常吃飯,也找不到工作,影響社交活動及心理,直到雙和醫院醫療團隊採用神波刀精準的治療技術,1次完成顫抖治療,改善他的生活品質,也恢復自信。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濃情巧克力❤這樣選就對啦!
「情不夠濃,巧克力便無法香純滑口 我賣的是夢想和小小的慰藉,我的出發點甜蜜而無害。」 這部電影吸引人原因, 除了卡司強大(茱麗葉•畢諾許、強尼•戴普、茱蒂•丹契), 配樂也是一流, 雖然15年前的拍攝技術也許無法與現在相提並論, 不過因為有巧克力貫串故事主軸, (其實是...
閱讀詳情 »這個15歲女孩選擇節食減肥,她從沒想過這會差點一命嗚呼…減肥後患上厭食症的樣子太嚇人了。
人們對於美的定義一直在變,但是減肥的話題卻從來不會過時。很多人都覺得,只要自己瘦下來,一定會變得非常美,但是如何變瘦卻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大部分人會選擇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節食,但是不健康的節食帶來的後果卻不堪設想。 ▼這個15歲的女孩本來體型勻稱,她紀錄了自己節食減肥的過程,也讓大家...
閱讀詳情 »糖果鮮豔色素多 童愛吃恐增過動致癌疑慮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肉乾、蜜餞、餅乾、糖果等,都是過年不可或缺 的零食,尤其過年的零食色彩更五顏六色,增添不少喜氣;不過,醫師提醒,選購零食要注意顏色是否過度鮮豔,以免食用色素過多,恐引發小朋友過動、過敏,甚至有致癌疑慮。過年期間,不論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或是與來訪的親朋好友,一邊閒聊、...
閱讀詳情 »快學會哈姆立克法 救人之餘也可自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每到農曆過年,年糕、湯圓和零食都成為受歡迎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卻常常殺人於無形,尤其對於吞嚥較為困難的嬰兒和老人更要注意,以免發生食物梗塞造成窒息的狀況。臺中慈濟醫院急診主任黃正金表示,為以防萬一,建議每個人都應學習哈姆立克法,當身邊有人噎到時,可立即搶救;若是自己噎到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