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患者多無家族史 這3種要命自覺不可有!

  乳癌嚴重威脅台灣女性建康,但許多女性仍因害羞、害怕而未定期接受篩檢,愈年輕的女性篩檢意願愈低,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國人乳癌篩檢3大迷思,呼籲女性應積極參與篩檢。

  2016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人罹癌人數增加,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2016年新發病例高達1萬2672人,每天有近35名婦女受到乳癌威脅。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分析,每3名乳癌患者,就有1人為30至49歲的年輕女性,而人數最多的年齡層發生在45至49歲,這與晚育、環境荷爾蒙暴露等因素有關。

  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乳癌患者集中於45至49歲,但國民健康署根據篩檢報告發現,其族群篩檢涵蓋率卻是最低的,僅35.92%,以致不少病友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賴基銘提出,3大乳癌篩檢迷思,第1為「我都有在家自我檢查」,事實上,自我觸診是無法找到早期的病灶,更無助於降低癌症死亡率。

  第2為「我有照過胸部X光了」,賴基銘強調,胸部X光主要是用來檢查是肺臟、肋骨鎖骨等處,對於最表層的乳房的檢查效果有限。

  第3為「我沒有家族史不需要擔心」,賴基銘解釋,大部分病患都是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大部份還是與飲食、生活環境密切相關。臨床研究發現,肥胖、太晚生育、高油脂飲食、抽菸酗酒、經常熬夜、壓力大等女性風險較高。

  賴基銘建議,上述高風險族群以及有家族史的30歲到40歲女性,可以提前自費接受檢查,目前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女性每2年1次的補助乳房攝影檢查,40歲到44歲若有乳癌家族史(二等親內,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也可接受國健署補助檢查。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不明感染源本土疫情風暴再起,北北基宜4縣市、短短2天已陸續確診23人,恐慌心理,不少民眾又開始搶購口罩、酒精等物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搬出中央庫存數字,出面喊話,打包票供應量絕對不會有問題,要民眾「可以先準備」、「但不用去搶購」。 國內...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1)日公布7例本土確診案例,其中案1203本土個案,在就醫時被通報採檢確診,台北市新光醫院醫師在第一時間揪出病毒足跡,對此,新光醫院今天早上出面回應說,「第一時間在戶外做篩檢」。新光急診醫學科總醫師許弘璟說明,當天該名患者在進入急診室前就已被檢傷護理師分流,因此並沒有進入急...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拉警報,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受訪時未否認基隆有確診,也提到疫情「可能進入第三級警戒」,更說疫情嚴峻「不是開玩笑的」。根據指揮中心公布的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進到第三級警戒將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且除必要服務場所,其餘營業場所及公共區域皆須關閉。繼...

閱讀詳情 »

昨日台灣暴增7例本土確診,其中6例為不明感染源,分別在宜蘭羅東和新北蘆洲。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2)日升級新北市防疫作為,並坦言如果社區感染無法控制,該封城就會封城。侯友宜在應變會議中宣布新北市升級防疫作為,包括要擴大消毒範圍,希望可以超前部署,擋住這波不明感染。侯友宜會議後接受媒體訪問也表示,如果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