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患者多無家族史 這3種要命自覺不可有!

  乳癌嚴重威脅台灣女性建康,但許多女性仍因害羞、害怕而未定期接受篩檢,愈年輕的女性篩檢意願愈低,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國人乳癌篩檢3大迷思,呼籲女性應積極參與篩檢。

  2016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人罹癌人數增加,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2016年新發病例高達1萬2672人,每天有近35名婦女受到乳癌威脅。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分析,每3名乳癌患者,就有1人為30至49歲的年輕女性,而人數最多的年齡層發生在45至49歲,這與晚育、環境荷爾蒙暴露等因素有關。

  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乳癌患者集中於45至49歲,但國民健康署根據篩檢報告發現,其族群篩檢涵蓋率卻是最低的,僅35.92%,以致不少病友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賴基銘提出,3大乳癌篩檢迷思,第1為「我都有在家自我檢查」,事實上,自我觸診是無法找到早期的病灶,更無助於降低癌症死亡率。

  第2為「我有照過胸部X光了」,賴基銘強調,胸部X光主要是用來檢查是肺臟、肋骨鎖骨等處,對於最表層的乳房的檢查效果有限。

  第3為「我沒有家族史不需要擔心」,賴基銘解釋,大部分病患都是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大部份還是與飲食、生活環境密切相關。臨床研究發現,肥胖、太晚生育、高油脂飲食、抽菸酗酒、經常熬夜、壓力大等女性風險較高。

  賴基銘建議,上述高風險族群以及有家族史的30歲到40歲女性,可以提前自費接受檢查,目前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女性每2年1次的補助乳房攝影檢查,40歲到44歲若有乳癌家族史(二等親內,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也可接受國健署補助檢查。

相關推薦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英國武漢肺炎病故人數已經突破10萬,是全歐洲最多的國家,確診病例也超過370萬人,英國從一開始的佛系防疫,到如今成為歐洲疫情重災區、反對黨批評政府防疫一路慢半拍,面對紛至沓來的責難,首相強森今天表示會負起全責,但也強調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

閱讀詳情 »

全球武漢肺炎病例突破1億人大關,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累計病例數已超過2,540多萬人,死亡人數也超過42萬人。總統拜登今天表示,將增加購買2億劑疫苗,這樣一來將可望在夏季季末前,足夠讓3億人口接種,也就是接近全美總人口,也將增加分發給各州的疫苗量,從目前每周的860萬劑,升高到最少1,000萬劑。(民...

閱讀詳情 »

台北市和平醫院封院責任近期引起討論,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當時中央和地方開會後,決定封院,但要分艙分流、循序漸進,但台北市政府時間一到就拉起封鎖線,並沒有好好規劃、造成大家驚慌,「最差的開始就是和平封院」。陳建仁表示,他上任衛生署長後,建立起院內感染管控措施,在3個星期將400、500間醫院的管控都...

閱讀詳情 »

因應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宣布擴大居家隔離對象至1月6日至1月19日曾至部桃探病或陪病者。而立委林俊憲的助理因曾在這段間去過部桃探病,因此25日開始請假在家隔離。林俊憲辦公室稍早也發出聲明,表示已將辦公室消毒,並通報立法院人事處,全力配合指揮中心。林俊憲辦公室聲明全文:本辦公室一名助理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