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男性也會得 重建乳房改善切除凹洞

乳癌男性也會得 重建乳房改善切除凹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4歲體型瘦弱的張先生發現左前胸有顆成人拳頭大、合併腫脹疼痛的硬塊,左乳頭也頻頻滲血,就醫確診罹患乳癌,經過治療,腫瘤雖順利切除,卻在左胸口留下10公分的凹洞,外觀不佳,不僅讓他心情低落,也影響後續放射線治療,醫療團隊評估後轉介給整形外科,經執行「闊背肌皮瓣乳房重建手術」,傷口癒合良好,目前進行放射線治療及標靶治療中。

乳癌非女性專利 男性患者也會憂鬱、自卑
乳癌並非女性專有,男性也會發生,比率約女性的兩百分之一。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李京軒指出,部分乳癌患者在做完乳房切除手術後出現擔憂、自卑、多重失落等因外觀落差造成的負面情緒,或如張先生情形,因傷口範圍大且脆弱而影響後續治療效果等,若經評估且各方面條件許可,重建乳房不僅能恢復患者自信,亦是乳癌治療的一部分。但就臨床觀察,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會進行乳房重建,與歐美國家乳房重建比例超過25%情況相比,落差極大。

李京軒表示,乳房重建依個體病情不同分為立即重建或延遲性重建,手術方式則分為自體闊背肌皮瓣移植、自體腹直肌皮瓣移植及義乳植體重建等。以張先生為例,其缺損範圍傷口約10公分,範圍較廣,需考慮重建;醫療團隊考量,若選擇傳統植皮方式,其在接受後續的放射線治療時,恐因組織太薄,造成破。皮、癒合不良甚至壞死,因此選擇帶有血液循環功能且包含皮膚、皮下脂肪、肌肉等的「皮瓣」做重建較為合適。

重建手術癒合快 後續可進行放射線治療
通常醫師會從病灶同側的背部分離闊背肌皮瓣,經由精密設計,使其呈現風箏形狀,從背部經由腋下通道轉到胸前,以覆蓋於乳房缺損部位,癒合迅速且利於後續放射線治療。而女性患者同理,只是需更加注意左右乳房對稱問題,可在這過程放置組織擴張器,避免放射線治療使皮膚組織攣縮,待療程結束,再將組織擴張器換成矽膠義乳即可達到良好且較為對稱的外觀。

李京軒提醒,乳房重建方法多種,須考量患者臨床情況、期望與意願等多方因素影響,各有優缺點,需仰賴術前的醫病溝通,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成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睡眠日】打呼代表睡得香? 長期沒睡飽要注意!

鬆弛救星!超能電漿縮皮抽脂精雕 打造緊緻體態超有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入夏溫度屢創新高,生活於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加上每天必備的髮類造型品、安全帽的使用,頭皮免不了有油膩、臭頭、頭皮屑、搔癢、長痘的問題,這是因為皮脂分泌與菌態失衡,造成頭皮毛囊炎門診量激增。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任吳青穎表示,溫度每上升1℃肌膚的出油量大約會增加10%,過度分泌的皮脂成為皮屑芽孢菌的...

閱讀詳情 »

82歲的李婆婆個性開朗,喜歡到社區公園與人聊天,日前跌倒骨折,術後日常生活功能大幅下降,無法自理,因家人忙於工作,將她送至養護機構,雖然傷口逐漸癒合,但她深覺疲倦、食慾差、白天嗜睡,且下床活動意願降低,家人發覺李婆婆活動力、精神狀況與之前判若兩人,陪同至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門診就醫,發現病因是衰弱合併...

閱讀詳情 »

16歲的男孩因發燒上腹痛至診所求診,1天後症狀未見改善,而且出現腹脹以及疼痛轉移至左側肚臍周圍,才到急診就醫,小兒科醫師診視評估之後,在留院觀察期間,男孩開始有噁心感並嘔吐了2次,不久病症轉變成右下腹疼痛,伴隨著高燒不退合併寒顫發抖。 各項評估急性闌尾炎的身體檢查都呈現陽性,抽血檢查呈現正常偏低的白...

閱讀詳情 »

你經常失眠、睡不著嗎?小心,最近1項研究指出,失眠可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和中風的風險,而且這些都和遺傳變異基因有關,研究刊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 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員Susanna Larsson表示,研究人員針對130萬筆有關心臟疾病和中風患者的多項數據進行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