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術中放射治療 保留外型且低副作用

乳癌術中放射治療 保留外型且低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5歲傅小姐洗澡發現左側乳房有一顆硬塊,雖不會痛,但她立刻到醫院求診,經超音波導引切片確診為早期賀爾蒙陽性侵襲性乳癌,隨後安排乳房保留手術合併一次性手術中放射治療,讓她不僅保留良好乳房外觀,同時降低輻射劑量及省卻術後漫長傳統放療療程。

乳癌病症高居不下  早期診斷治療成功率高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温義煇表示,乳癌近年來高居國人十大好發癌症之首,所幸國內乳癌篩檢普及,早期診斷率及治療成功率相當高,因此早期乳癌的治療副作用,對病人日後恢復正常生活的影響,也日益受到重視。

早期乳癌手術影響生活 手術中放射治療保留外觀

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偉榤指出,早期乳癌治療主流以部分乳房切除搭配後續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賀爾蒙治療為主,其中傳統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療程長達六週,且週一至週五每天皆需到醫院接受治療,再加上傳統長療程放療會造成皮膚發紅、脫皮、疼痛,對於病人的生活與工作都會造成極大影響。

吳偉榤醫師介紹,手術中放射治療(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IORT)是一種放射治療的新技術,在手術中先將腫瘤切除,接著立即對腫瘤空腔周邊進行放射治療,殺滅殘存癌細胞,治療僅需一次,可讓手術及放射治療一次完成,大幅降低輻射皮膚反應、心肺等周遭正常組織劑量,且保留較美觀的乳房外觀。

一次性的手術中放射治療 降低染疫風險

吳偉榤醫師強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頻繁出入醫療院所仍有較大風險,早期乳癌患者若能採取一次性的手術中放射治療,除了可大幅降低染疫風險,也能減少罹患乳癌對身心造成的衝擊,不過,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接受此療法,建議與醫師溝通後,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為宜。

【延伸閱讀】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預防乳癌應定期篩檢 乳房X光攝影檢查揪病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豆漿神奇功效大發現 黃豆素有「豆中之王」的美譽,製作成豆漿後,又有「東方牛奶」之稱。而黃豆的食用方式也以豆漿最好,整粒煮食,能獲得最完整的營養,同時也是黃豆製品中,加工最少、最能攝取黃豆精華的方式。 降低三高 常喝豆漿可維持人體營養均衡,調節內分泌,降低血壓、血脂,減輕心血管負擔,保護心血管,並有增...

閱讀詳情 »

腎為先天之根,《皇帝內經》有文:腎藏精,腎主水,腎主納氣,腎主骨,骨生髓,髓通於腦,其華在發,其竅在耳……你的生長是否健康?發育是否蓬勃?精力是否旺盛?智力是否聰慧?呼吸是否深入?聽力是否敏銳?骨骼是否強壯?牙齒是否堅固?頭髮是否烏黑?性慾是否適度?生育是否正常?衰老是否...

閱讀詳情 »

一個人的體內毒素越少,人就越健康、越長壽、越不容易衰老。所有人體不需要的、過剩的、對人體有傷害的、不能順暢排出體外的東西都統稱為毒素。   人體內的有毒物質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是大氣與水源中的污染物,如通過呼吸及進餐侵入人體內,鉛、鋁、汞等重金屬;另一個是體內代謝的廢物,如自由基、宿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