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溫對心血管危害大? 專家分享護心教戰手則

高溫對心血管危害大? 專家分享護心教戰手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台灣已進入夏季炎熱天氣型態,防疫期間,仍有部分民眾需在外辛勞工作,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避諱就醫;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做好個人防護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夏日須留「心」 保持涼爽補充水

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葉宏一理事長指出,因氣溫升高,體表血管擴張,心臟負荷增加,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夏季護心守則  照顧自己和家人

英國心臟基金會呼籲,長者、年幼小孩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輕便、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並隨身攜帶水,惟心血管疾病合併腎臟病病友,補充水分須與醫師討論評估;另外,進出冷氣房時,因冷熱溫差較大,亦會增加心臟血管負擔,也不能輕忽。

落實護心行動 處處留意避免憾事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落實護心行動於日常生活中,保持涼爽、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居家也要規律運動、向菸說不、控制三高,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

【延伸閱讀】

總是這裡痠、那裡痛? 中壯年「痹病」中藥治療有妙方

身高老是吊車尾 靠生長激素獲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蘿蔔腿的困擾嗎?臨床上,一名來自香港的唐小姐,因粗壯的小腿讓她常常感到自卑,平時打扮都會穿褲裝遮掩,為了解決蘿蔔腿問題,還一度飛去韓國做高週波,但效果卻有限,之後到台灣花蓮,接受慈院的腓腸肌部分切除手術後,順利讓小腿圍減少了七公分。身高五分之一 小腿圍黃金比例這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78歲的宋媽媽,平日由外籍看護照顧,因為腎臟功能不好,需要每週洗腎3次。去年3月底因直腸癌手術開刀住院,4月因肺部感染發炎需要插鼻胃管,臥床兩個月造成上下肢皆無力,加上需要一天6次的管灌餵食,讓宋媽媽與家屬都感到身心俱疲。出院後,經居服人員,搭配語言治療師、居家護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天氣變化大,不少人可能開始出現類感冒的症狀,但若無故原因發燒,且遲遲不癒,當心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感染心內膜炎了;醫師提醒,一旦菌從口入,就可能竄流到全身上下的器官,嚴重恐喪命,不得不慎!心臟最偉大的模仿者 心內膜炎與感冒相似度高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黃振銘醫師表示,感染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黃斑部病變有眼睛癌症之稱,因黃斑部病變是不可逆的眼睛傷害,且罹患後視力會逐漸模糊、扭曲、視線中出現黑洞等情形,最後導致失明,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容易忽略疾病嚴重程度。為提高民眾對「黃斑部病變」之認識,進而提早預防,甚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華民國視網膜病變協會、中華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