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術後淋巴水腫變成「米其林」! 新世代奈米超顯微手術助消腫

乳癌術後淋巴水腫變成「米其林」! 新世代奈米超顯微手術助消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的家庭主婦郭女士,20年前罹患乳癌開完刀接受腋下淋巴結摘除後,右側手臂卻逐漸水腫,復健效果不佳,讓她的手臂腫脹疼痛宛如「米其林」,不敢出門也拿不起鍋鏟為家人煮飯,經人轉介至高醫接受新世代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術後六個月手臂已消腫與正常手臂差不多,但活動度有限,後由核磁共振的影像學檢查,發現其頸椎呈現極度狹窄且壓迫到神經,經頸椎手術後,目前恢復良好。

乳癌術易出現淋巴水腫 新世手術引流效果佳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林志隆表示,淋巴水腫是一種棘手病症,乳癌術後存活者每五個病患就一位有淋巴水腫的困擾,而且隨著年歲增長越發嚴重。

整型外科張智豪醫師說明,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可應用於中重度之上肢淋巴水腫,是利用23高倍光學顯微鏡將小於0.5mm或更細的淋巴管及週邊靜脈找出,利用新的奈米橋接技術將淋巴管支架放置於淋巴管與靜脈的連接處執行嫁接,確保淋巴管與靜脈之間的暢通,達到100%引流淋巴液的效果。

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 嘉惠淋巴水腫患者

張智豪醫師分享,目前橋接過最細的淋巴管為0.25mm,需在手臂上執行4~6個小於1.5公分的傷口,手術後不但立即消腫,而且傷口的疤痕淺而不明顯;此外,此新型手術可應用於乳癌、子宮頸癌及前列腺癌等癌症手術後的淋巴水腫治療,目前在臺灣能擁有可以將比頭髮細1/25的透明縫線縫在0.3mm的淋巴管上的奈米顯超顯微技術,可造福更多淋巴水腫的患者。

術後消腫快 搭配復健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張智豪醫師強調,新式的奈米顯微手術,刀口淺而小,恢復期快,手術後隔天即可感受消腫程度及手臂變軟,而且螢光染劑不具放射性,術後傷口照顧簡單,搭配術後專業復健療程,可以很快回到原本的生活,出院時持續彈繃加壓照護三個月後換穿壓力衣三個月後,即可擺脫淋巴水腫的困擾,這項技術對許多淋巴水腫的病友來說,是另一種新的選擇。

【延伸閱讀】

運動完肌肉痠痛? 中醫師分享喝這個有解

中風後肢體僵硬可能是痙攣了! 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的治療特別棘手。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建廷指出,三陰性乳癌患者容易在2年內早期復發,死亡風險相對提高,往往造成病人對治療沒有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氣喘要控制,勿依賴急救吸入劑!根據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2020年調查,8成氣喘患者認知屬於「急救吸入劑」中高度依賴。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小組委員傅彬貴醫師表示,「急救吸入劑」不能真正治療氣喘,應使用控制型吸入類固醇等保養型藥物,好好控制氣喘。氣喘急救吸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穩定低點,今(5)日再度零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強調,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才能確保成績持續,5月5日正好是「世界手部衛生日」,指揮中心響應活動,「防疫五月天」親自示範正確洗手方式,強調一定要把雙手塗抹肥皂,每個細節都不能放過,才能徹底清洗雙手。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第4例漢他病毒現蹤!衛福部疾管署發布,北部4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偶見老鼠,但未遭咬傷,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11日收治住院並進行通報,因第1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27日再次採檢,於昨(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