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風險高與乳房大小無關,卻與這「危險因子」有關…

作者:張世傑

胸部大較易得乳癌?這是許多女性的迷思。醫師指出,胸部大小與乳癌無直接因果關係,但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罹癌風險,若因肥胖而胸前偉大,乳癌風險確實比一般女性高,尤其是停經後的肥胖婦女更要留意。

乳癌風險高與乳房大小無關,卻與這「危險因子」有關…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指出,乳癌連續多年來蟬聯台灣女性第1好發癌症,發生率增加速度位居10大癌症之首,好發部位為乳房的乳腺管、乳小葉,以及乳頭:初期雖無明顯症狀,但發現時多已屬晚期。

乳癌風險多 謹記5大徵兆

提醒女性朋友:若1.乳頭出現帶血的分泌物、2.乳房發生異常凹陷、3.乳房皮膚紅腫及潰爛、4.腋下淋巴腫脹、5.乳房形狀突然改變等5大徵兆,一定要立即就醫檢查;因乳癌除了侵犯乳房本身,也容易轉移到遠處器官,千萬不可小覷。

另外,研究已證實,初經早於12歲前、停經晚於55歲後,以及肥胖、有酗酒習慣者,罹患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另外,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生育者,以及停經後肥胖者,罹患乳癌的風險則高出2至4倍。

乳癌風險高與乳房大小無關,卻與這「危險因子」有關…

乳癌是女性健康隱形殺手,高脂肪飲食及肥胖都會影響癌細胞孳生。

停經婦女罹癌 肥胖是因素

張金堅教授強調,胸部大小跟罹癌機率無直接關聯。但胸部豐滿的女性有腫瘤可能比較不容易以觸診摸到,發現時情況通常已較為嚴重。同樣地,有副乳的女性,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因為副乳有乳腺,所以要注意定期檢查。

另外,體重過重、肥胖和久坐的生活型態,已被證實會增加停經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主因是肥胖使血液循環中雌激素濃度增加,容易促使乳癌細胞加速繁殖、增生。建議婦女應適度控制體重,進行規律的運動,以及少吃高脂肪食物。

飲食+運動 降低罹乳癌風險

飲食上,應掌握「1.嚴禁油炸、減少肉食」、「2.低脂飲食、避免動物脂肪」,少吃油、高脂食物,應多吃蔬菜。像十字花科蔬菜、深色葉菜類蔬菜、豆類食物、番茄、黃豆製品等,都有助減少乳癌風險,民眾可以考慮均衡攝取這些食物。

同時,運動也可以防癌,一般健康的民眾若有規律的運動的習慣,確實可以降低罹癌的機率,有效預防國人發生率高的乳癌、大腸癌等癌症。但運動不只能防癌,對於癌症病友也有一定的幫助。譬如說,許多乳癌患者手術後,很多人手舉不起來,長期下來很容易出現類似五十肩的狀況,這時候介入治療性運動,可以幫助乳癌患者恢復手部功能。

【防治乳癌小叮嚀】:

最好的乳癌防治習慣是每月的自我檢查,確認乳房變化及異狀,以及定期安排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等儀器檢查,以利揪出不易發現的微小徵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了,居家環境若是髒亂積水,很容易造成蚊蟲孳生,病毒與細菌也會趁機入侵,導致各種疫病。至於想要輕鬆打掃居家環境,可得要慎選清潔產品,以免因為使用到強酸強鹼的清潔產品,而造成身體的傷害。家庭醫學科醫師建議,最好是選擇具有環保酵素的清潔產品,不但容易清潔污垢,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70多歲王姓男子,長期有前列腺肥大困擾,先前以傳統藥物治療,一度改善頻尿、夜尿情況,但也出現嚴重姿勢性低血壓;加上他同時服用降血壓藥物,竟在工作時突然昏倒,經醫師建議停藥,卻又開始出現前列腺肥大症狀,令他困擾不已。所幸新一代藥物降低了低血壓等全身性副作用,大大提升藥物...

閱讀詳情 »

  適度午睡是保持精力的好方法,但如果睡得時間太久,可能會適得其反。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了中國的一項研究稱,每天午睡超過半小時的中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升高。 該研究由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完成。他們對27009名45歲以上的男女進行調查,其中70%的人有午睡習慣。志願者接受體檢、...

閱讀詳情 »

泡麵是一種萬惡的存在,就算它在怎麼不健康,還是很多人都抵擋不了它的美味(默默舉手) 但其實,泡麵也是有比較健康的吃法! 首先,把水燒開後,丟入泡麵,但先不要放其他調味包,等泡麵稍微變軟時,攪拌一下、撈到碗裡。重點來了,「把煮過泡麵的湯倒掉」,然後重新燒一鍋水來煮其他調味包,但用料都只放3分之1或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