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柴烈火情慾來時…何時該緊急踩性愛的煞車?

「經痛」是女人生理上的普遍經歷,但女人的一生,更容易被愛情、家庭、人際所苦。「身為女人是何等珍貴!」女人既是上帝創造中,最後最精緻的傑作,一生理應活得喜樂、燦爛、精彩、自在、幸福,因為女人擁有許多與生俱來的精緻特質,不該讓自己陷入困境中。尤其,男女愛情來的時候,「當誘惑來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慾」?「兩人乾柴烈火有性愛的衝動時,何時該緊急踩煞車」?現在透過教會師母輔導過的個案,來聽聽她們的故事…。

乾柴烈火情慾來時…何時該緊急踩性愛的煞車?

婚前情慾課題:堅守道德約束?還是性的解放?

對於交往中的男女來說,婚前最挑戰個人意志力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如何面對情慾:是堅守道德約束,等待未來?還是性的解放,享受現在?

男性的生理構造,讓他們很容易在性衝動一來的時候就被牽著走,女性確實比較握有控制情慾的勝算,所以私下相處時,女方的「設防」便相對重要。

《沒有經痛的人生》的作者沈美珍,國立台北護專護理助產科畢,中華福音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也是台灣家庭第一協會前執行長。她曾經處理過兩個博士生的故事,兩個人差點在情慾上擦槍走火,當時他們兩人連男女朋友都稱不上。

幾近乾材烈火最後一刻,男方突然驚醒,才急踩煞車…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男方的電話,他不斷懊悔自己做錯事情、得罪上帝了,問我該怎麼辦?進一步詢問後,得知當天的情形是,女方主動邀請男方到家中幫忙寫報告,但才寫到一半,女方就說要去洗澡,之後只套了一件白襯衫就走出來,襯衫裡面什麼都沒穿。男方在眼目和生理的情慾驅動下,兩人很快發展到幾近乾材烈火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幸好最後一刻,男方突然驚醒,才急踩煞車。

乾柴烈火情慾來時…何時該緊急踩性愛的煞車?

男女愛情來的時候,「當誘惑來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慾」?

乾柴烈火情慾來時…何時該緊急踩性愛的煞車?

無論現今社會的性觀念多麼開放,姊妹們只要願意站穩「珍愛自己」的信念,心裡就會很清楚與男方相處時,互動尺度要如何拿捏。

誘惑者的迷思

事後,男方充滿罪惡感,極其懊悔地打電話向教母沈美珍坦承此事,不該乘人之危,君子不該欺人於暗室。

隨後,我馬上打電話關心女方。不待我發問,她就先故作生氣地責罵說:「哼,我本來以為他是正人君子,搞了半天其實都一樣,還不是會對我做出那樣的事情,真的是太過份了!」

因為看不慣都這時候了,女方還在演戲,我直接制止她繼續掰下去,說:「等等,你們今天發生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想問妳的是,難道妳不知道洗完澡那樣的穿著,會引發男生進一步的遐想嗎?」

「真的會這樣嗎?」對方以無辜的語氣回覆我!

我深吸了一口氣,稍緩情緒,接著說:「小莉,今天這件事情始作俑者是妳,因為誘惑是妳給的,雖然後來沒有真的發生性關係,可是妳讓阿斌因此自責到這種地步,是很不應該的。」

這件事情過後,他們兩人就不再往來了。一段時間後,男方結交到一位很好的女朋友,我和張大哥還成為他們兩人的婚前輔導。至於女方,聽友人轉述好像嫁到國外去了。

乾柴烈火情慾來時…何時該緊急踩性愛的煞車?

珍貴如妳,在戀愛中,不能不認真思考「健康的親密關係」。

女性要有「珍愛自己」的信念,拿捏好互動尺度

無論現今社會的性觀念多麼開放,姊妹們只要願意站穩「珍愛自己」的信念,心裡就會很清楚與男方相處時,互動尺度要如何拿捏。

在面對熱戀中的情侶時,總是會被詢問「身體親密的界線要畫在哪裡?」只要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不要發生性行為就可以了嗎?……面對這些疑問,我通常喜歡用比喻,試想一對戀人在離「尼加拉瓜大瀑布」甚遠的平靜湖面划船,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防範,然而當船身越划向瀑布的轉折處而不自知時,危機就越來越近,等到察覺時想要奮力回頭,已經來不及了。

在戀愛中,認真思考「健康的親密關係」

「情慾」的發動也是如此,肉體的親密關係是很吸引人的,有一定的不可逆性,一旦有了接觸,從牽手、擁抱、接吻、熱吻、愛撫到性交,每一個階段的發展是那麼的自然。無論時下對性關係如何開放,我仍然要分享基督徒的婚姻觀「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不以為羞恥。」。

起初聖經把男女合為一體的性關係,只留給在不可逆婚姻盟約下的夫妻。時下連有婚約的夫妻關係,都那麼容易終止,更何況沒有婚約前提下的性關係是何等容易生變。

我們是女人,都不否認,當我們為愛而付出「性」,「性」對我們而言絕對不只是行為,那是親密關係、情感、愛、與肉體最深的結合,任何原因造成關係的結束,都會帶來不等程度的傷害。也因此珍貴如妳,在戀愛中,不能不認真思考「健康的親密關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62/726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台灣防疫表現亮眼,但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台灣近5分之1(17.8%)的民眾工作也隨之受到影響(包括在家或分流上班、無薪假、失業、轉職等)。另根據勞動部數據顯示,今年3月國人失業率上升至3.76%,高達44.5萬人失去原有工作,有26.1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與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相比,麻疹散播力排行居冠,水痘則是第二名!」麻疹及水痘具高度傳染力,小兒科診所院長過敏免疫科專家林應然醫師表示,麻疹可一傳十、十傳百,傳染力極強;而水痘平均一人可感染六、七人,初期症狀都是發燒、咳嗽,與感冒相當類似,也會出現非典型症狀,提醒家長務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父母皆為殘障人士忙於工作,即使從小在迷惘的童年中長大,也從沒改變過我對生命的熱愛!」一位太魯閣返鄉青年陳羿臣,分享以家人、親友的愛支持自己度過生命困境的故事,回到家鄉成立足球隊,陪伴學生面對生命中難題的熱血故事,建立他們主動、積極、服務的人生觀,實踐「活出愛」的社會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血壓超高要控制,注意心臟殺手「主動脈剝離」!心臟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接受《健康醫療網》專訪表示,許多人無故猝死,可能就是「主動脈剝離」,只有一半的人有機會到醫院急救,剩下一半中途即離世,呼籲血壓超過170mmHg,應定期量血壓,控制血壓,是預防「主動脈剝離」最好方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