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乾癬好發於30至50歲,以男性居多?!罹患「這種病症」的機會竟比一般人高2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乾癬好發於30至50歲,以男性居多?!罹患「這種病症」的機會竟比一般人高2倍...

你也有掉屑困擾嗎,小心恐併發中風!40歲的蘇小姐5年前乾癬發作,因為小腿、大腿、臀部、腹部、手肘、胸部等部位都出現斑塊狀脫屑,愛美的她不得不放棄最愛的短褲、短裙。有時患部奇癢無比,常常抓到破皮流血,2年前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就醫後,症狀才大幅改善。醫師提醒,勿輕忽乾癬長期發炎,併發中風率恐高達3倍!

好發位置在肘窩、肚臍 天氣變冷易惡化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寶寶提醒,近日天氣冷,乾癬患者應注意皮膚患部是否發生惡化的情形。乾癬是慢性皮膚發炎,發病原因與基因、環境有關,為骨髓內T細胞被激化,造成皮膚增生,好發位置在肘窩、肚臍、頭皮、臀部等,有時還會出現手腳指甲凹洞、變形等臨床症狀,約3成的病患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病患以男性居多 好發於30至50歲

許寶寶醫師指出,乾癬病患以男性居多,好發於30至50歲男性,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卻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由於外觀變化,有人因頭皮變厚,旁人常誤以為是頭皮屑、衛生習慣差,讓許多患者飽受異樣眼光,有人甚至因此在找工作時被拒絕,不但讓患者缺乏自信,對工作、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倍

研究顯示,乾癬患者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導致乾癬病患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倍、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也會高出約1.5倍,腦中風則是高出2~3倍。

因此乾癬不只是外觀問題,乾癬患者除了冬天要注意保暖外,更要留意保濕,勤擦乳液或凡士林,配合服藥,避免泡溫泉、喝酒或食用含酒精的補品,刺激性、高油高脂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從裡到外配合治療才能改變體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黃媽媽今年68歲,一直有高血壓問題,但自覺無不適症狀,故平日疏於血壓控制,2年前的冬天剛開始有手腳無力現象,她並不在意,在某個凌晨被家屬發現倒臥在浴室裡,意識不清,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栓塞性腦中風,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自主活動。 把握黃金時間 中風可以有效控制 10月29...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70歲、平時務農的黃姓阿嬤,工作時不慎被竹子刺傷小腿,當下僅在傷口擦拭紅藥水,但小腿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難以行走,子女趕緊將阿嬤送往醫院,醫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患者的小腿比原本腫了2倍大,住院治療後,現已康復返家。 未即時就醫 惡化可能會併發敗血症 衛生福利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陳小姐患有糖尿病,平時懼怕看牙,右下顎的智齒露出半個牙冠,一直沒有正視問題,某日智齒又痛了起來,陳小姐自行買藥吃,到了晚上腫脹擴大,合併張口、吞嚥困難的問題,經診斷為右下顎阻生智齒所引起的顏面蜂窩性組織炎,緊急開刀,住院十餘日之後出院,陳小姐經緊急外科清創引流手術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74歲男性林先生,因黃疸、皮膚癢、胃口不好,就醫尋求協助,被醫院診斷罹患胰臟癌,林先生轉至別院進一步尋求協助,經由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並非罹患胰臟癌,而是較為罕見的「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服用類固醇進行治療,免去開刀的風險。 與胰臟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