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病友手指變香腸 竟是關節炎可能找上門

乾癬病友手指變香腸 竟是關節炎可能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的陳女士已有長達20年的乾癬病史,在頭皮、軀幹和四肢會反覆出現紅斑及脫屑的情形,平時只有症狀較嚴重的時候會使用一些外用藥膏,直到近期因皮膚病灶變多且伴隨搔癢,才到醫院皮膚科尋求協助。但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發現,陳女士除了皮膚症狀外,近半年雙手的關節都會感到僵硬和緊繃,遂轉介到免疫風濕科做進一步評估。

手指關節腫痛、下背痛 恐為乾癬性關節炎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鄭硯寧表示,檢查後發現陳女士雙手多處的掌指關節有腫脹和疼痛的情形,且伴有足底筋膜炎的病史,最後確診罹患乾癬性關節炎。所幸在皮膚科及免疫風濕科的雙向追蹤下,定期接受外用藥膏及免疫調節劑治療,陳女士的皮膚和關節症狀都有大幅度改善。

鄭硯寧主任指出,乾癬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炎,臨床表現多以手指關節及下背疼痛開始,也常發生著骨點病變,如阿基里斯肌腱炎、足底筋膜炎,或是手指腳趾發炎腫痛,而出現「香腸指(趾)」等。

乾癬病患10-30%合併關節炎 病灶越大機率越高

乾癬是一種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病,可以影響身體任何一處的皮膚,也可能影響指甲,造成指甲增厚、甲床分離等。臺中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家華表示,典型的乾癬會有邊界清楚的紅斑上附著銀白色的脫屑,並在受傷的地方誘發出新的病灶。臨床上乾癬病患中約有10%-30%機率會合併出現乾癬性關節炎,且乾癬病灶面積越大,罹患關節炎的機率就越高。

不一定同時發生 20%關節炎發生在皮膚病變前

但關節炎與乾癬不一定會同時發生,大部分的病人平均在出現皮膚病灶10年後才會產生關節炎。鄭硯寧主任說,仍然會有約20%的患者關節炎發作在皮膚病變之前,這時更需仔細地釐清有無乾癬的家族病史、指甲有無病變、是否曾發生香腸指趾,再配合抽血和X光檢查才能正確的診斷。由於乾癬性關節炎不只會造成關節腫痛不適,持續的發炎也會使得關節遭到破壞甚至變形,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甚至殘障。

乾癬病患注意關節症狀 穩定治療預防變形

為了早期發現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吳家華主任說,除了根據病患乾癬型態來使用藥物、照光或生物製劑等療法外,針對每位乾癬患者都會詢問及檢查有無關節炎,或是利用簡單的問卷,如PEST和EARP讓患者們填寫,如果分數有達標,就會轉診免疫風溼科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鄭硯寧主任也呼籲,乾癬的病患應隨時注意是否有關節的症狀,若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接受治療,除了可以改善關節與皮膚的症狀外,也可以預防關節的變形。


乾癬病友手指變香腸 竟是關節炎可能找上門

▲鄭硯寧主任呼籲,乾癬的病患應隨時注意是否有關節的症狀,若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輕忽關節警訊竟在兩年內面臨失能危機 醫:勿因疫情中斷乾癬治療

乾癬生物製劑平行轉換條款 幫助病患解決難治部位的困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現今人手一支手機,早也滑晚也滑,眼睛遲早滑出一堆問題,愈來愈來年輕人有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這些眼睛老化疾病與長期間、近距離使用3C都脫不了關係。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書長蔡景耀醫師指出,國內最新調查發現,高達8成國人沒有定期檢查眼睛的習慣,就算感到眼睛疲勞、眼睛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六輕造成千名過敏兒!台大最新研究發現,六輕工業區的高濃度二氧化硫暴露,增加居住在鄰近麥寮鄉、台西鄉與東勢鄉的孩童,罹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氣喘的風險,分別高出2.74倍、2.53倍、1.6倍,推估共造成1386名過敏兒。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環境》國際期刊。 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乖乖打疫苗,流感不再來!為加強民眾接種流感疫苗觀念,疾管署推出限量1萬2千份的「白乖乖」防疫聯名包,將提供全國22縣市衛生局,做為推廣流感疫苗接種宣導之用。 流感疫苗接種 今年較踴躍 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10月1日至10日為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達121萬劑,較去年同期...

閱讀詳情 »

過勞——勞心還是勞力 一般人因為過度熬夜或工作過多、休息太少而出現的各種不適,其實仍然屬「疲勞」的範疇,與肝臟功能異常並無太大關聯。有的人甚至聲稱自己「累到連肝都在痛」,但其實肝臟並沒有神經,不可能讓人產生痛覺。肝臟若真的出問題,右邊肋骨下方(肝臟所在之處)會腫起來,但那已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