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誤以為頭皮屑疏於治療 33歲竟遭三高、乾癬性關節炎纏身不自知

乾癬誤以為頭皮屑疏於治療 33歲竟遭三高 乾癬性關節炎纏身不自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正值青壯年的小劉(化名),大學時期因滿頭的頭皮屑困擾不已,曾用去屑洗髮精想改善,但卻遲遲不見效。一陣子後,他更全身多處出現大面積紅色斑塊且伴隨紅腫、發癢,嚇得趕忙前往皮膚科就診,當下即被確診乾癬。經過短暫治療後,小劉的皮膚症狀逐漸退紅,便疏於治療。沒想到,近年小劉感到關節嚴重疼痛求診,檢查後竟發現乾癬的發炎狀態早已遍及全身,因當時未加以控制,導致才三十出頭的他竟已併發乾癬性關節炎、肥胖、三高等共病,讓他悔不當初。

乾癬若僅關注外觀 免疫失調致全身器官拉警報 招致關節炎、三高、心血管找上身

義大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懿珊表示,乾癬是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症狀高達八成出現在皮膚上,例如紅、腫、癢,及脫屑等,因而讓患者誤以為乾癬僅是皮膚病。因此,臨床不少患者就像是小劉一樣,當感受到皮膚症狀緩解後,便停止規律回診與治療,更不了解其實體內發炎的狀況仍持續延燒。然而,一旦乾癬發炎症狀沒有妥善控制,恐連帶提升其他共病的發生風險,因而埋下全身上下各種併發症的未爆彈。

因免疫系統失衡,引起全身發炎的反應,將會攻擊與破壞關節。據統計,約三成 乾癬患者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嚴重會讓關節腫痛與變形,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此外,據研究統計 ,乾癬患者相較於一般人有更高的機率會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共病。劉醫師表示,當皮膚病灶減退,確實表示病況隨之好轉,但問題是,若就此中斷治療,反而容易造成病況的反彈。曾門診收治一名30歲患者自以為痊癒後就沒有規律回診,等到乾癬再次復發時,病況已惡化為死亡率極高的乾癬性紅皮症。因此,劉醫師提醒,乾癬治療原則建議以More than Skin為治療原則,切勿只重皮膚病灶的改善,應以達到全身性的免疫調節為治療目標。不僅可改善乾癬外觀病灶,體內的發炎因子也可得到控制,進而降低未來共病出現而影響生活品質。

抑制全身炎症 規律治療是關鍵 治療可依據乾癬嚴重程度選擇治療方針

乾癬臨床治療主要可分為:外用藥膏、照光、口服藥物與生物製劑等,臨床會以患者的病灶的嚴重度來擬訂治療方針。病況較輕微的患者,初期會先以外用藥膏與調整生活型態為主;當症狀稍加嚴重,建議加入照光治療改善皮膚病灶。雖然照光的效果優越,但患者需要定期的往返醫院治療,對部分病友來說可能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一旦乾癬演變成中重度乾癬,則會建議患者以口服藥物或生物製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劉醫師指出,口服藥物主要是抑制皮膚細胞的增生、減少脫屑狀況,但長期服用藥物可能會造成肝、腎負擔。因此,使用口服藥物者需要定期追蹤、抽血監測生理數值;生物製劑,是透過鎖定發炎因子,阻斷體內發炎訊號,改善皮膚症狀,也能幫助延緩關節破壞,降低關節變形的風險。治療方式因人而異,醫師也會依據不同的狀況給予建議。因此,劉醫師更提醒患者,若治療途中有任何問題,都應與醫師進行討論,切勿自行停藥。

乾癬不具傳染性 醫師暖心喊話呼籲社會大眾給予病患溫暖關懷   乾癬誤以為頭皮屑疏於治療 33歲竟遭三高 乾癬性關節炎纏身不自知

為提升乾癬病患對於全身發炎的疾病認知,劉懿珊醫師加入今年由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推出的「More than Skin」衛教活動,期待透過視覺的傳遞呼籲患者,疾病的治療不應只停留在皮膚病灶的改善,更應正視全身發炎的警訊,規律回診與用藥,才能減少發炎所帶來的共病危機。

乾癬並不是傳染性的疾病,但患者常因為皮膚病灶外觀或是病名有個「癬」字,就被社會大眾投以異樣眼光,使得患者除了生理上的病痛,更出現心理自卑與內向的情況,導致患者在社交與生活上困難重重。為給予大眾正確的疾病衛教觀念,劉醫師也希望社會大眾一起響應「More than Skin」,建立乾癬並不具傳染性的正確認知,暖心喊話盼多給乾癬患者溫暖關懷,並給予適時的協助。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些糖尿病患者認為,少量多餐較能幫助控制血糖,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少量多餐是落伍做法,不但容易讓血糖反覆起起落落,患者往往也容易吃太多、攝取過多熱量,不利糖尿病病情控制。 少量多餐 血糖反而容易起起落落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一般人很難精準計算食物熱量,採取少量多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頭暈、貧血、容易疲累時,以為自己缺鐵,便會自行買鐵劑、葉酸等營養補充品,希望這樣可以改善貧血症狀。不過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常務理事、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明志醫師提醒,貧血不一定是缺鐵造成,像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就可能造成貧血症狀,這類患者若亂服鐵劑,鐵劑就會長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凡是曾經得過水痘的人,都有可能使「皮蛇」上身!家醫科醫師指出,皮蛇是因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年長後免疫功能減弱,就可能誘發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會在身上到處長 家醫科醫師王宏育指出,最近就連續有四位帶狀疱疹病人來就醫,都是5...

閱讀詳情 »

作者:4meee!(For me) 終於來到俗稱食慾之秋的季節,秋天有很多當季的食材呢~應該有過不管是哪一種都很好吃,一個不小心就吃太多的經驗吧?這樣的秋天味道可是能讓女孩開心且都很營養♡這裡就要來介紹幾種秋天應該要吃的食材給大家⋯⋯♡   消水腫及改善便秘,就吃「水梨」♪ www.j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