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準醫療對症下藥! 腎癌藥也可治泌尿上皮癌

精準醫療對症下藥 腎癌藥也可治泌尿上皮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泌尿上皮癌為泌尿道系統包括腎盂、輸尿管跟膀胱其黏膜上皮產生的腫瘤,根據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台灣有三千多人診斷出泌尿上皮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血尿。目前泌尿道腫瘤治療方式多依照標準常規治療為主,先以手術切除患側器官。

膀胱泌尿上皮癌患惡化快 手術化療皆無效

有一位73歲病患因出現血尿於童綜合醫院就醫,經童綜合醫院歐宴泉研發副院長診斷為第二期膀胱泌尿上皮癌,惡化速度非常快,病人希望保留膀胱,先進行部分切除膀胱手術,術後三個月追蹤,發現腫瘤佈滿膀胱約70%的區域,導致腸阻塞,只好進行第二次手術將膀胱全切除,並在術後進行化學治療,不僅無效且患者副作用大,包括噁心,嘔吐,全身無力,掉髮,因而陷入治療的困境。

患者檢測出兩基因變異 經腎癌藥治療腫瘤縮小

而有研究指出泌尿上皮癌患者對免疫治療有不錯的反應,考量到免疫治療費用昂貴且臨床反應率較低僅約20-30%,歐副院長以基因檢測為患者確認是否適合免疫治療,透過廣泛型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一次從440個癌症基因中獲得最充分的治療資訊,發現原來患者具有TSC1及FGFR3基因變異,且未帶有高腫瘤突變負荷(TMB-H),雖然PD-L1為陽性但使用免疫治療病情不僅未見起色,且發生腳腫、胃口變差、電解質不平衡等副作用,因此再根據TSC1及FGFR3基因變異,以腎臟癌標靶藥物治療,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

提早進行精準醫療  為治療成效不彰者增用藥機會

精準的基因資訊有利於癌症治療,精準醫療對症下藥,透過廣泛型NGS癌症基因檢測一次獲得有利標靶、免疫、化療之基因資訊,可快速協助醫師判斷什麼治療對病患更好。歐宴泉副院長認為癌症診斷初期或晚期癌症患者,應在診治過程中儘早進行NGS癌症基因檢測,可幫助標準治療成效不佳的泌尿道腫瘤患者,增加使用標靶藥物機會。

基因檢測將納《特管辦法》 民眾慎選食藥署列管實驗室

病友想從基因檢測獲益,更需留意檢測品質! 食藥署已於107年12月17日公告「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指引」審核實驗室品質,檢測前記得去食藥署查詢通過列冊登錄的實驗室,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治療更有保障!

【延伸閱讀】

打呼竟是鼻咽癌四期! 做基因檢測進行雙免疫治療成功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毒澱粉」、「毒醬油」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5月20日在立法院,認為現行罰則過輕,未來將修法,考慮採用重典,對違法業者開罰千萬元,甚至加上刑責。林奏延今天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食品中違法添加工業用澱粉(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及醬油超量含甲基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食品含防腐劑的情況還真普遍!根據高雄市衛生局所公布的最新食品抽驗結果顯示,在五十六件市售麵濕製品中,有八件檢出不得使用的防腐劑苯甲酸,不合格率近一成五;該局除通知業者下架回收,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最高可處十五萬元罰款。高雄市衛生局日前針對轄內麵店、大賣場及製麵廠抽驗市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走路不平衡、說話表達不清,甚至必須靠輪椅代步的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精神退化性疾病,其中家族遺傳型集體發病率超過5成,常造成「一家多殘」的口足連續發病情形,導致約超過30%病友家庭為高風險與經濟弱勢,讓照護者背負極大壓力,因此「安養」成為不可乎視的重要課題。全名為小腦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誰說人過八旬就跟「青春活力」扯不上關係?台北市松山區一名高齡88的錢奶奶,無畏多年糖尿病及輕微聽障問題,加入社區糖尿病友成長團體,表演比賽從不缺席,更在今年以「你是我的花朵、大眼睛」團體舞蹈表演,勇奪該區健康競賽特優獎項。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邀集各里社區團體共12支隊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