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亂敷草藥皮膚如火燒 小心引起蜂窩組織炎

亂敷草藥皮膚如火燒 小心引起蜂窩組織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彰化一名56歲賴姓婦女日前因肩頸痠痛,敷了朋友介紹的草藥,僅敷了5分鐘,沒想到肩頸皮膚卻如火燒般疼痛,後頸又黑又腫,腹部長出水泡,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掛急診。毒物科主任廖曜磐指出,賴婦是敷了「黑面馬」葉子,該草常被當成疼痛偏方,並無醫學根據,小心疼痛未解,先引起皮膚炎及過敏反應。

聽信黑馬面偏方 引起皮膚炎過敏反應

廖曜磐醫師指出,賴婦後頸是接觸性皮膚炎,並引起廣泛性的過敏反應,以抗組織胺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後,才免於惡化成皮膚潰爛或蜂窩性組織炎。坊間不少民眾視「黑面馬」為治療跌打損傷及筋骨痠痛的偏方,卻常造成皮膚灼熱、變黑、起水泡、糜爛等接觸性皮膚,這類個案再三發生,主因是民眾以為草藥無害,認為不是吃進肚子,只是敷在皮膚而已,不了解其嚴重性。

彰化醫院中醫師馮天祥表示,曾看過敷了「黑面馬」的病人,不只是皮膚炎,還因黑色素沈澱,患部的皮膚黑了好幾個月還不退。他提醒民眾,若要敷中藥,一定要看中醫師,不應自行亂敷藥,畢竟中藥經過合格驗證,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醫提醒若需敷中藥材 應尋求正規中醫師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指出,「黑面馬」又稱「烏面馬」,有著潔白似雪的小白花,所以也有白花丹、白花藤等許多俗名,於 1645年引入台灣,屬外來種植物,植物可做為蝴蝶幼蟲食草、觀賞用。民間傳聞將鮮葉搗爛外敷,用於跌打腫痛、風濕性關節炎及骨刺,但含有藍雪素(磯松素)等多種有毒物質,葉、根液接觸引起紅腫、脫皮,外用會使皮膚變灰黑色,久敷易造成皮膚潰爛。

若內服大劑量「黑面馬」或長期服用可能對腎臟有毒害,達中毒劑量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痺導致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及心搏停止。衛福部中醫藥司提醒,台灣的傳統醫療,已有發展良好的中醫藥體系,民眾若身體不適,千萬勿胡信及亂試傳統草藥偏方或祕方,還是應循正常就醫管道,替自己健康把關。

【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考量目前國內口罩產量已大幅提升,足夠供應每位國人所需,且有多元購買口罩管道,民眾透過實名制通路取得口罩的需求已大幅下降,因此實名制口罩網路/超商販售通路,將運作至第44輪後暫停服務。藥局通路及無健保特約藥局的偏鄉衛生所,則仍持續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針對此次新北幼兒園Delta群聚感染事件,共有33人染疫,其中並無重症個案。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主要原因在於即時讓輕症患者使用單株抗體,因此,個案病情穩定,均未惡化。 ▲新北幼兒園及社區Delta群聚個案關聯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秋連假第1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18)日無新增本土病例、死亡個案,但增加6例境外移入,雖然又見「嘉玲」,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幾天外出旅遊一定要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如果再爆發社區感染,9月20日後的2級警戒就可能加嚴。 ▲9月18日新冠肺炎新確診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