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用藥 可能是保命關鍵?

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用藥 可能是保命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就是這包藥!」急診患者郭先生的太太從包包中拿出藥袋並告知醫師,醫師經藥物判斷病患為心房顫動患者,平日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因此,若要為診斷為急性腦梗塞的郭先生進行後續緊急靜脈血栓溶解,就必須先恢復凝血功能。還好該藥物有恢復凝血功能的反轉劑藥物,才能及時讓郭先生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成功保住性命,恢復神經功能!

收治該名患者的聯新國際醫院中風醫療中心陳右緯醫師表示,郭先生是早上於家中看電視時,突然出現意識不清且出現右側肢體癱瘓的現象,急診中風醫療小組初步評估他為中風,立刻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沒有出血情形,醫療團隊便依照服用抗凝血劑的梗塞型中風治療流程進行急救處置。

心房顫動患者術前需恢復凝血功能 避免手術中出血休克

陳右緯醫師說明,由於郭先生平常並不是在聯新國際醫院就醫,再加上事發突然,所以也沒有攜帶健保卡在身上,所以無法以雲端藥歷查詢到過去病史及用藥記錄,幸好郭太太機靈的隨身攜帶平日服用的藥物及藥袋,才能讓醫師準確判斷患者正在服用治療心房顫動的抗凝血劑。更為關鍵的是,該藥物剛好有幫助快速恢復凝血功能的藥物,因此能及時針對阻塞的腦動脈施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平時可透過停止用藥來恢復凝血功能,但通常需要停藥多日才能有所效果。陳右緯醫師提到,對於發生重大出血事件及危急時刻需要進行緊急手術的患者來說,必須要先恢復患者的凝血功能,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手術治療。

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用藥 也是保命關鍵

心房顫動是一種較嚴重的心律不整,好發年齡於60歲以上,疾病會導致心臟不規律收縮進而產生血栓,若血栓流入腦部造成阻塞便會發生腦中風。而心房顫動的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倍。因此,患者除了規律用藥外,應積極與醫師討論用藥選擇,更重要的是規則服藥細心監測,才能降低腦血管堵塞及出血的風險。

陳右緯醫師呼籲,病人及家屬應對所服用的藥物有所認知外,並應積極與醫師溝通了解藥物特性;而郭先生的案例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郭太太及時提供抗凝血劑的用藥資訊,幫助醫療團隊在事發當下能有立即的正確處置判斷,及時透過對抗凝血劑專一作用的反轉劑藥物恢復凝血功能,因而改善預後。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植牙是一種跨科治療,像牙周病會造成骨頭萎縮,影響微笑線,必須先治療牙周病,並讓牙齦消腫,再進行植牙。」牙周植牙專科醫師林志浩指出,患有牙周病,代表細菌正侵蝕牙周、牙骨部位,除了影響外觀,嚴重時也會干擾咀嚼、講話功能,更會增加植牙失敗機率,因此植牙前後,必須針對整體口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80多歲的萬姓男子,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某日上午突然感到左側突發性完全無力,由家人緊急送往他院就醫,經急診室檢查,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合併大血管阻塞。他院緊急聯絡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腦中風動脈取栓團隊」安排轉院,該院迅速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科及開刀房...

閱讀詳情 »

血糖控不好血管「漏水」 釀黃斑部水腫全台200多萬名糖尿病患中,許多患者會因為沒妥善控制血糖,造成眼睛不正常發炎及血管新生因子生成,導致血管增生,其漏出的水分、蛋白質與脂肪累積在黃斑部,形成黃斑部水腫,導致視力下降、視野扭曲、眼前有黑影等問題。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眼科教授楊長豪醫師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團結「醫」心!由於許多C肝病患潛藏在基層診所,為加速台灣根除C肝進度,桃園市診所協會在今(28)日「世界肝炎日」宣布,啟動「桃竹苗基層醫療根除C肝卓越計畫」,與中央健康保險署北區業務組合作,成為全台第一個與健保署合作C肝根除計畫之診所協會,造福桃竹苗廣大C肝患者。桃園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