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事事求好心切 男子自律神經失調

事事求好心切 男子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工作認真、自我要求高的張先生,才剛升職當上主管階層,工作壓力增加,同時間年邁的父母生病,下班還要撥空照顧,讓他感到疲於奔命。近幾個月,張先生出現頭痛、暈眩、耳鳴和失眠等症狀,四處求診卻找不出確切病因,轉至成大斗六分院快樂門診後,才被確診為典型身心症的自律神經失調。

張先生就診時,在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聽力、抽血或影像檢查等,都未出現異狀。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後,透過藥物治療,並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合併支持性心理治療,加上腹式呼吸方法後,生活已慢慢放鬆,不適的症狀顯著改善。

成大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俞翔元表示,當人們處於過度壓力,又有先天體質不良或特定性格影響下,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其症狀多變,會引起全身性困擾。然而,自律神經失調屬於功能紊亂問題,多種檢查往往被告知身體無異常,若無仔細晤談評估,難診斷出疾病原因。

身體的器官如心臟血管、肺臟、腸胃和生殖系統等,皆是由自律神經系統控制。當中,又可分為像是身體踩油門的交感神經,及讓身體踩剎車的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擁有讓心跳加速、血壓和體溫上升、瞳孔放大、呼吸急促等功能,而副交感神經則相反,主導心跳變慢、血壓和體溫下降、瞳孔縮小等。當自律神經正常運作,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會保持平衡。

俞翔元表示,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短期可藉由藥物改善,包括抗焦慮、抗憂鬱、安眠鎮定藥等;要讓自律神經功能恢復正常,並應從生活型態、運動、飲食、情緒等調整,建議盡量避免熬夜和過度工作,飲食上不碰菸酒咖啡。情緒應避免過度壓抑,並找到適當宣洩管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57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正值壯年期的阿威(化名),平時個性溫和,有著穩定的工作,是街坊鄰居口中的黃金單身漢,但從去年開始疑神疑鬼,認為鄰居想傷害他。父母解釋、安撫也沒用,反倒認為家人也存心害他,甚至開始會動手打人,精神狀況每況愈下,導致生活功能退化,更別說出門工作。阿威的暴力情況讓家屬無能為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去年有幾位名人,如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等,相繼因食道癌離世,使民眾開始重視該疾病並引發討論。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指出,106年食道癌排名落在十大癌症死因第九位,好發於男性,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五位,足見此疾之凶惡,令人聞之色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宋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近期發生旅行團於馬爾地夫群聚感染登革熱事件,天氣逐漸轉熱,病媒蚊活躍度增加,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務必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入境及返國後兩週內,如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就醫時應告知旅遊史,以利醫師早期診斷、通報及治療。旅行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位30歲陳姓男子因趕時間、踩空樓梯而失足跌倒,造成右側顴骨及右側上顎骨骨折,且顴骨眼眶下緣骨折處壓迫到框下神經,導致右眼下區域、右側鼻翼及右側上唇皮膚麻木、感覺喪失。顴骨、上顎骨復位及固定 解除神經壓迫所幸,經醫師施行右側顴骨、右側上顎骨骨折復位及骨折處固定手術,以顏面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