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尖瓣脫垂心律不整 重度病況需手術治療

二尖瓣脫垂心律不整 重度病況需手術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女性心臟有二尖瓣脫垂的問題,而且好發於身材瘦高者,通常是沒有症狀,而且很多是因為感冒就醫,醫師藉由聽診器聽到有心雜音,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然而,也有些二尖瓣脫垂會出現不適症狀,甚至合併有心律不整,病況嚴重必須要接受手術治療。

胸悶、走路會喘、下肢水腫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二尖瓣脫垂的盛行率大約2至3%,而且有家族遺傳傾向,有人會出現二尖瓣脫垂症候群,會有容易疲勞、心悸、胸悶、呼吸不順、頭暈、偏頭痛等症狀;台北榮總心臟內科李慶威醫師表示,若是二尖瓣脫垂嚴重時,病人會有胸悶、走路會喘、下肢水腫等症狀,且會導致心律不整,恐有猝死風險。

超音波評估血液逆流程度

李慶威醫師指出,二尖瓣脫垂會出現血液逆流的現象,如果仍屬於輕度至中度,只需要藥物治療與追蹤,但若是達到重度病況,就會需要手術治療;可藉由超音波評估血液逆流到心臟的程度,血液逆流60cc以上是重度,30-60cc是中度,30cc以下是輕度。 

外科手術為主 高風險病人可用導管修補

二尖瓣脫垂出現重度病況時,通常仍然以外科手術為主;不過,李慶威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外科開心手術之外,也可經由導管將瓣膜修補好。國外仍建議50歲左右病人以外科方式開心手術做修補,但若是高齡者無法手術,或是曾有心臟開過刀,以及屬於高風險病人,曾有人換過腎臟在吃免疫調節抗排斥藥物,因而以導管方式修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至今持續兩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剛好滿2年的今天,面臨的是:Omicron變種病毒自去(2021)年底爆發全球疫情。Omicron傳播快速,雖重症與死亡率不高,各界仍擔憂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會因為Omicron病毒而失效。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相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20)日為大寒,古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也是1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常有寒流、風大的天氣,要特別注意防風保暖。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每年寒流奪走國人性命之新聞時有所聞。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俗語云:「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每到大寒時節,民眾開始除舊布新、準備年貨,期待過年的到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寒同時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若是氣喘病人更需留意氣溫之變化,建議適時增添衣物保暖身體,以防因溫差過大,而促發氣喘發生。天氣驟變時節 氣喘疾病加劇根據全球氣喘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台灣失智症人口逾30萬人,110年底臺北市推估有40,259名失智長輩。而不僅失智者人口逐年增加,同時走失案件也有上升的趨勢。許多人無法想像走失會帶來的風險,「不就是找不到路而已嗎?沿途問路就可以了吧」,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失智者的走失並非單純認不得、找不到路,而是整體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