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寒」節氣溫差大 小心氣喘來找碴

「大寒」節氣溫差大 小心氣喘來找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俗語云:「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每到大寒時節,民眾開始除舊布新、準備年貨,期待過年的到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寒同時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若是氣喘病人更需留意氣溫之變化,建議適時增添衣物保暖身體,以防因溫差過大,而促發氣喘發生。

天氣驟變時節 氣喘疾病加劇

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2020年的報告指出,氣溫變化、病毒或呼吸道感染、接觸過敏原、吸菸及空氣汙染、藥物使用不當皆會引發氣喘或使氣喘加劇。

而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12歲以下兒童氣喘盛行率為5.6%。另根據醫院總額專業醫療服務品質報告顯示,108年18歲以下氣喘病人急診率為12.5%;氣喘是導致未成年急診就醫以及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寒將至,更應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氣喘狀況發生。

氣喘防治有方 四招良好控制

氣喘常見症狀為:喘鳴、呼吸困難、胸悶與咳嗽及呼氣氣流受阻。國民健康署提供氣喘防治有4招,讓您良好控制氣喘,將風險降至最低:

一、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圍巾,避免著涼。

二、淸晨運動要暖身,劇烈運動要避免。

三、定期清掃好習慣,保持空氣常流通:打掃時戴口罩、並用吸塵器或濕抹布取代掃把,減少灰塵飛揚。

四、按時回診規律用藥,遵行醫囑配合治療:患者應按時回診就醫,並遵醫囑正確及規律用藥,配合專業醫師擬定適宜的治療計畫,並調整治療,以讓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延伸閱讀】

天冷百人掛急診 「背後原因」曝光:小心你是下一個

天冷氣喘反覆發作又惡化? 專科醫授「和平共存之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中風類型中,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出血,致死率高達7成,但患者在未爆之前,往往沒有任何徵兆。根據統計,顱內動脈瘤破裂好發於40歲以上人口,發生率約莫是5%,男女比例為3:2。醫師因此建議4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健檢的項目中,應包括腦部核磁共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2歲上班族,長期有腰痠、右腿麻等症狀,有時甚至嚴重至無法工作,曾就醫接受X光等檢查,仍無法找出病因,也曾尋求傳統中醫治療,像是針灸、整脊等,雖能幫助舒緩,但仍又再次復發,讓患者感到相當困擾。經由進一步到高雄長庚醫院就醫檢查,才確認是薦椎髂骨關節失能。這名上班族由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冷,許多民眾洗臉次數減少,竟然會罹患乾眼症!醫師指出,洗臉次數減少,相對影響眼睛周圍肌膚的清潔,容易導致眼瞼發炎,造成淚膜的功能失調,而發生乾眼症。建議民眾最好養成洗眼睛的好習慣,首先將眼睛閉上,將肥皂塗抹於手掌心,以畫圓方式清潔眼瞼周圍,就能預防乾眼症的發生。康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足底筋膜炎是足部常見的疾病,症狀像是早上起床的第一步最痛,但多走幾步後就會逐漸減緩,或走太久時,疼痛又會出現;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劉耿彰指出,每個患者的症狀都不太相同,有些人會以足跟為主,有些則是在腳心,若症狀不嚴重,其實可透過物理治療紓緩。臨床上,1名喜愛打槌球、跳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