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線用藥新選擇 重啟胰臟癌治療希望

二線用藥新選擇 重啟胰臟癌治療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胰臟位於身體後腹腔,是一般人較為陌生的器官,近年來,有不少名人因胰臟癌去世,例如澎湖仁醫侯武忠、英國飾演電影哈利波特石內卜教授的著名演員艾倫‧瑞克曼、南韓有「國民媽媽」之稱的資深女演員金姈愛等,都相繼罹患胰臟癌驟逝,才讓大家開始認識這個治癒率極低,難以早期發現,惡性程度高的癌症;而由於醫藥的進步,目前針對胰臟癌治療已有二線新劑型用藥可選擇,臨床實驗並證實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不啻是胰臟癌病人一大福音!

胰臟癌危險因子多 醫籲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陽生表示,胰臟癌的發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確,但可以從流行病學推測幾個危險因子,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中老年齡層,過去男性罹病機率高,但近年女性發病人數也逐年攀升,肥胖、菸酒與高糖高熱量飲食都會增加罹病風險,民眾應注意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遠離胰臟癌威脅。

胰臟癌的臨床症狀會依腫瘤位置而有不同表現,胰臟分為頭部、體部與尾部,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會因壓迫到膽管,導致黃疸、皮膚癢、脂肪性下痢等症狀;長在體部、尾部則因神經分布不足,當腹痛、體重減輕等病症出現時,癌細胞大多已經轉移到其他部位,難以手術切除腫瘤,後續患者需要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控制病情。

胰臟癌多非特定性症狀 長期腹部病症應提高警覺

楊陽生指出,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能根治胰臟癌的機會,然而,胰臟癌缺乏有效的診斷篩檢工具,難以早期診斷,疾病轉移及惡化速度卻相當快,臨床觀察有八成患者就醫時已瀕臨晚期,僅有不到二成的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楊陽生進一步指出,胰臟癌多為非特定性症狀,若民眾能提高對胰臟癌症狀的警覺性,提早就醫,就能有手術切除腫瘤的機會,在後續疾病控制上有良好效果。

過去胰臟癌治療手段有限,在無法手術,或是手術後又再度復發的情況下,僅能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對胰臟癌效果有限,且胰臟周遭器官對放射線會產生敏感反應,僅能暫時控制腫瘤,化學藥物治療在過去僅有第一線標準治療藥物的情況下,一旦治療無效,患者就只剩安寧治療或姑息性化學治療的選項。所幸現今胰臟癌醫藥技術已有新進展,第二線新劑型用藥的出現,帶給胰臟癌患者治療新選擇,臨床實驗已證實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楊陽生呼籲,若被確診為胰臟癌,千萬不要灰心喪志,積極治療、按時服藥,便能在穩定控制病情的同時,維持正常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2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作者:黃曼瑩腰痛,已經是國民病,痛起來如跌進萬丈深淵,難怪排名WHO調查身體不適的第一名!提到腰痛,許多人馬上聯想一定是腎臟出問題,於是拼命補腎希望能護腰,結果卻適得其反,越補火越大,腰痛卻不見得減輕。中醫師表示,緩解腰痛不妨來練功,透過學習八段錦這1招,就能遠離腰痛不適。 腰痛拼命補腎 恐越補火越...

閱讀詳情 »

作者:駱慧雯女人怕老,為了讓肌膚保持年輕狀態,常常掏錢不手軟,抗老保養品和各式醫學美容樣樣來。其實,留住青春美麗,不一定要花大錢!精神科醫師表示,只要掌握正確的睡覺習慣,不花錢就能睡出2種抗老荷爾蒙,讓人越睡越美麗! 對於「美容覺」一詞,無論男女,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但人真的可以越睡越美麗嗎?苗栗南勢...

閱讀詳情 »

作者:張世傑胸部大較易得乳癌?這是許多女性的迷思。醫師指出,胸部大小與乳癌無直接因果關係,但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罹癌風險,若因肥胖而胸前偉大,乳癌風險確實比一般女性高,尤其是停經後的肥胖婦女更要留意。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指出,乳癌連續多年來蟬聯台灣女性第1好發癌症,發生率增加速度位居10...

閱讀詳情 »

作者:洪毓琪明明每天睡滿8小時,偏偏早上起床睜開眼,卻還是感到全身疲勞、提不起勁?日本知名睡眠醫學專家表示,比起睡眠時間的多寡,睡眠品質好壞更是決定能否消除疲勞的重要關鍵。因此,想要有效改善疲倦感,學會睡前不進食、適度放鬆等6大助眠好習慣,就是一覺醒來神清氣爽的關鍵! 您的睡眠品質好嗎?4指標簡易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