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線用藥新選擇 重啟胰臟癌治療希望

二線用藥新選擇 重啟胰臟癌治療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胰臟位於身體後腹腔,是一般人較為陌生的器官,近年來,有不少名人因胰臟癌去世,例如澎湖仁醫侯武忠、英國飾演電影哈利波特石內卜教授的著名演員艾倫‧瑞克曼、南韓有「國民媽媽」之稱的資深女演員金姈愛等,都相繼罹患胰臟癌驟逝,才讓大家開始認識這個治癒率極低,難以早期發現,惡性程度高的癌症;而由於醫藥的進步,目前針對胰臟癌治療已有二線新劑型用藥可選擇,臨床實驗並證實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不啻是胰臟癌病人一大福音!

胰臟癌危險因子多 醫籲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陽生表示,胰臟癌的發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確,但可以從流行病學推測幾個危險因子,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中老年齡層,過去男性罹病機率高,但近年女性發病人數也逐年攀升,肥胖、菸酒與高糖高熱量飲食都會增加罹病風險,民眾應注意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遠離胰臟癌威脅。

胰臟癌的臨床症狀會依腫瘤位置而有不同表現,胰臟分為頭部、體部與尾部,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會因壓迫到膽管,導致黃疸、皮膚癢、脂肪性下痢等症狀;長在體部、尾部則因神經分布不足,當腹痛、體重減輕等病症出現時,癌細胞大多已經轉移到其他部位,難以手術切除腫瘤,後續患者需要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控制病情。

胰臟癌多非特定性症狀 長期腹部病症應提高警覺

楊陽生指出,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能根治胰臟癌的機會,然而,胰臟癌缺乏有效的診斷篩檢工具,難以早期診斷,疾病轉移及惡化速度卻相當快,臨床觀察有八成患者就醫時已瀕臨晚期,僅有不到二成的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楊陽生進一步指出,胰臟癌多為非特定性症狀,若民眾能提高對胰臟癌症狀的警覺性,提早就醫,就能有手術切除腫瘤的機會,在後續疾病控制上有良好效果。

過去胰臟癌治療手段有限,在無法手術,或是手術後又再度復發的情況下,僅能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對胰臟癌效果有限,且胰臟周遭器官對放射線會產生敏感反應,僅能暫時控制腫瘤,化學藥物治療在過去僅有第一線標準治療藥物的情況下,一旦治療無效,患者就只剩安寧治療或姑息性化學治療的選項。所幸現今胰臟癌醫藥技術已有新進展,第二線新劑型用藥的出現,帶給胰臟癌患者治療新選擇,臨床實驗已證實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楊陽生呼籲,若被確診為胰臟癌,千萬不要灰心喪志,積極治療、按時服藥,便能在穩定控制病情的同時,維持正常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2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巧吃食物可治病】 1.嘔吐:吃蕃茄; 2.齲齒:喝茶水; 3.口臭:多飲水; 4.感冒:吃大蒜; 5.心髒病:喝蘋果汁; 6.高血壓:喝橘子汁; 7.脫髮:吃紅棗、牛排; 8.哮喘:多吃魚; 9.牙出血:吃獼猴; 10.運動疲勞:吃香蕉; 11.打嗝:吃白糖。  ...

閱讀詳情 »

【5個運動減肥的竅門】 1.高強度運動的間隔中加入平緩的恢復,要比節奏平穩的運動多消耗一倍熱量。 2.騎車時間歇讓一條腿更用力蹬踏板可多燃燒20%的熱量。 3.疾走時套上負重馬甲可多燃燒10%熱量。 4.不會游泳的可以用水中快走替代。 5.跑步,在健身房中放開跑步機扶的手能增加8%的氧利用。...

閱讀詳情 »

從超商買來的麵包和蛋糕,已經被我放在陽台上超過一個禮拜,幫我打掃的歐巴桑,有天實在忍不住說:「妳怎麼把麵包放在外面啊?要不要拿去放冰箱?」老實說,我是在做一個實驗。這些麵包,我天天期待它發霉,但很抱歉,它們好得很,一點都沒有要發霉的樣子,就連蒼蠅、螞蟻都引不來,完美無缺到簡直像是剛出爐。我腦中突然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