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之下只是一般的拳擊練習座,但揮出一拳,感應器所蒐集的資料第一時間傳送到平板電腦,把力道和每一拳所消耗的卡路里,通通記錄下來,甚是能做成小遊戲,和親朋好友比賽。

除了大大小小的智慧家電,互聯網的觸角也慢慢影響工業範疇。螢幕前的一舉一動,都被人偶完全複製,左右膝蓋彎曲角度等數據,也被記錄下來,一旦出現可能受傷的動作,螢幕便會亮起紅燈。
這套智慧工作服目前仍在開發階段,未來希望泛用在工作場域收集數據,找出造成職業傷害的真正原因。
開發商休爾菲德指出,「人們工作時難免便宜行事,想用最快速度完成,殊不知有些不健康的姿勢,經年累月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透過日復一日的資料蒐集,我們除了能給予工作者警示之外,還能建議雇主如何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
互聯網應用仍以人為核心,而德國電子大廠西門子,反其道而行,將大大小小的感應裝置和麥克風,裝在車輛上頭,藍圖透過擴增實境一目了然。

透過感應裝置傳送回來的數據,開發中的車輛哪裡有不尋常震動,甚至是異音,都能在第一時間精確掌握,這項科技除了運用在車輛工業設計,外來也可能在賽車開發階段,被廣泛運用。
(民視新聞/蔡晴景、李怡瑩 綜合報導)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