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五十肩也可能是帕金森減少藥效波動改善續電時間

(記者孟倩玉報導)電視劇裡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手抖個不停,杯子拿不穩、舀湯也灑滿桌,這是你聽到帕金森氏症就聯想到的畫面嗎?其實我們可能誤解帕金森氏症,甚至可能因此忽略掉早期症狀。醫師提醒,先期帕金森氏症可能出現便秘、嗅覺異常,早期則可能出現步伐遲緩、動作變慢等症狀,日常生活多留意小細節,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速度,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而當藥物治療出現瓶頸,患者可能出現異動症亂動或斷電(off)動不了情形,現有的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忽高忽低的問題,讓患者找回身體主控權。

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這年紀的患者通常事業有成,可以想像他們能掌管公司卻管不了自己的手抖,對自尊造成很大的傷害,正因為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是外顯的,不像糖尿病血糖高到300也沒有人知道,只要旁人稍微留意就會發現不對勁,久而久之影響到患者社交意願、減少接觸人群機會。

要減少異動症與off發生,就得讓藥效維持在有效區間內,藥物搭配使用雖然可以達到治療效果,不過患者可能一天服藥次數會多達5次,甚至每3小時就要服藥一次,頻繁用藥也造成醫囑服從性不高;現有二合一新劑型藥物在台灣已取得藥證, 在體內有如短跑加馬拉松接力賽般維持穩定,可減少藥效波動現象,改善續電時間,研究發現,二合一劑型能增加2小時、16%無異動症困擾的時間,同時可減少36% off的時間,讓患者少了off time、多了on time、減少異動症困擾,不再顫動或斷電,找回身體主控權。

巫錫霖理事長也表示,中晚期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會擔心沒電或異動,而有「pill burden」現象,也就是因為擔心藥效很快沒效,而縮短用藥時間、加重藥量,患者因為依賴藥物,可能服藥時間還沒到就先吃藥,進而造成藥量過多,長期過量可能出現左多巴胺幻覺,例如看到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因此有用藥困擾的患者,可以考慮選擇新劑型藥物。 陸清松教授建議,患者可以藉由填寫病患日記(patient diary),記錄自己的用藥,以及相關症狀,幫助醫師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一旦出現明顯異動或一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2小時,已造成生活困擾,就可以考慮調整用藥,做更有效的治療。

相關推薦

(示意圖,翻攝自網路) 網友在批踢踢西斯版發文,寫下自己「結紮經驗」,但過程生不如死,還發生睪丸裡動脈破裂大出血的慘痛事件,讓他直嘆:「勸各位保險套很便宜,真的別拿自己的睪丸開玩笑!!!」 原文如下: 事情結束到現在也差不多兩個月了....每次想起來都還會隱隱作痛呢!!! 本魯已是兩個孩子的爸了,...

閱讀詳情 »

最近這一系列照片在網路上超級爆紅呀!在醫院手術室裡,一名小女童正坐在醫生腿上哭泣。 原來這名2歲小女童即將進行心臟手術,但這手術聽起來…不光是小女孩會害怕,就連大人也都承受不了吧! 於是她便害怕地一直哭,嬌小的身體也不停地顫抖著。 於是醫生便抱著她坐下來,打開手機陪著她一起看有趣的影片...

閱讀詳情 »

室內及公共場所禁菸的政策已實施7年,國健署調查顯示室內及禁菸的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都已大幅下降,不過室外二手菸的暴露率卻明顯攀升,像是在騎樓或是在馬路上抽菸都會影響到他人吸入二手菸。但除了二手菸外,原來還有「三手菸」比二手菸更毒!您知道什麼是「三手菸」嗎?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因此針對1,...

閱讀詳情 »

原本跟母親一樣高的潘蘭雲現在矮了一大截 在武俠小說裡,「縮骨功」是一種神秘的武林絕學。而今,來自江西武寧縣的25歲少女潘蘭雲在半年內矮了13釐米,身高從1米6縮減至1米47,體重減輕14公斤,年輕的面容變得蒼老。原來,潘蘭雲因患罕見病「退縮人綜合徵」致身體「逆生長」。 2010年4月,20歲的潘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