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五十肩也可能是帕金森減少藥效波動改善續電時間

(記者孟倩玉報導)電視劇裡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手抖個不停,杯子拿不穩、舀湯也灑滿桌,這是你聽到帕金森氏症就聯想到的畫面嗎?其實我們可能誤解帕金森氏症,甚至可能因此忽略掉早期症狀。醫師提醒,先期帕金森氏症可能出現便秘、嗅覺異常,早期則可能出現步伐遲緩、動作變慢等症狀,日常生活多留意小細節,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速度,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而當藥物治療出現瓶頸,患者可能出現異動症亂動或斷電(off)動不了情形,現有的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忽高忽低的問題,讓患者找回身體主控權。

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這年紀的患者通常事業有成,可以想像他們能掌管公司卻管不了自己的手抖,對自尊造成很大的傷害,正因為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是外顯的,不像糖尿病血糖高到300也沒有人知道,只要旁人稍微留意就會發現不對勁,久而久之影響到患者社交意願、減少接觸人群機會。

要減少異動症與off發生,就得讓藥效維持在有效區間內,藥物搭配使用雖然可以達到治療效果,不過患者可能一天服藥次數會多達5次,甚至每3小時就要服藥一次,頻繁用藥也造成醫囑服從性不高;現有二合一新劑型藥物在台灣已取得藥證, 在體內有如短跑加馬拉松接力賽般維持穩定,可減少藥效波動現象,改善續電時間,研究發現,二合一劑型能增加2小時、16%無異動症困擾的時間,同時可減少36% off的時間,讓患者少了off time、多了on time、減少異動症困擾,不再顫動或斷電,找回身體主控權。

巫錫霖理事長也表示,中晚期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會擔心沒電或異動,而有「pill burden」現象,也就是因為擔心藥效很快沒效,而縮短用藥時間、加重藥量,患者因為依賴藥物,可能服藥時間還沒到就先吃藥,進而造成藥量過多,長期過量可能出現左多巴胺幻覺,例如看到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因此有用藥困擾的患者,可以考慮選擇新劑型藥物。 陸清松教授建議,患者可以藉由填寫病患日記(patient diary),記錄自己的用藥,以及相關症狀,幫助醫師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一旦出現明顯異動或一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2小時,已造成生活困擾,就可以考慮調整用藥,做更有效的治療。

相關推薦

▲疾管署防疫人員前往高雄市苓雅區個案住家周邊進行病媒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登革熱疫情好不容易盼來的疫情全區解除的臨門一腳又落空了!疾管署今(6)日公布高雄市確診一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苓雅區凱旋里50多歲男性,這也讓已經連續3周沒有新增病例,原本只待左營區...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持續加強新北市中和區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區爆發本土屈公病病例群聚,在衛生單位緊急封鎖國強嶺周邊一共8條的步道1個月之後,疾管署今(6)日又公布新增1病例,該名中和區內南里60多歲女性,在封鎖之前幾乎天天前往國強嶺菜園活動,發病後更...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唱卡拉OK是很好的減壓、釋放的方式,很多人通過唱歌表達自己的內心。不過,這名中國男子比歌唱內心還要更近一步,他在長時間唱歌之後患上肺部萎縮。 據南華早報8月8日報導,這名65歲的老人連續唱了10首歌曲,關鍵是這些曲目全部都有很高的音符,唱起來很費勁。這位65歲的老人在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應景免不了要吃月餅,但月餅的熱量,不容小覷,根據統計,一顆傳統廣式糕皮月餅大約有400到700大卡不等的熱量,其他像是綠豆椪或蛋黃酥等酥皮月餅,雖然個頭較小,但也仍有300到500大卡的熱量,不節制,肚子往往跟著月亮圓了一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