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6月18日全國防疫會議報告

6月18日全國防疫會議報告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已於今日上午與各縣市政府完成召開「全國防疫會議」。會議決議如下:
一、考量目前國內社區傳播風險仍然存在,請高風險地區持續辦理擴大社區篩檢,雙北部分,建議社區篩檢站設置可以民眾就醫可近性為考量,發生零星案例之地方政府建議加強接觸者追蹤管理,以防堵疫情擴散;另請地方政府持續強化輕症個案之健康監測與轉診效率,尤其針對弱勢族群及獨居老人應提供主動關懷。另對於目前確診病例數持續緩降,爰請各地方政府回復著重疫調及接觸者追蹤管理作業,以利及早發現個案,降低死亡發生。

二、疑似感染 COVID-19 之死亡案例死因相驗原則:
1.關於相驗,現行法規適用無疑。
2.疫情期間猝死個案一律PCR採檢,現階段由雙北地區先施行。
3.PCR採檢執行部分:行政相驗由醫師執行,司法相驗由法醫採檢。
4.相關檢驗費用由公務預算支出。

三、診所辦理自費快篩收治指引及收費標準:
1.檢驗方法:以抗原快篩為初篩方法,若為抗原快篩陽性,需以核酸檢驗進行確認。
2.檢驗試劑:經食藥署核准防疫專案製造或輸入的SARS-CoV-2抗原快速檢驗試劑,提醒在購買及使用皆須事先確認是否符合相關法規。
3.採檢人員: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6條第1項第1款,確定病例的檢體,應該由醫師採檢為原則;疑似病例或社區通報採檢病例的咽喉或鼻咽拭子等接觸者檢體,則不限由醫師採檢,得由醫師或其他醫事人員採檢。

四、疫苗配撥及施打部分:
1.再次重申疫苗施打目標族群請依指揮中心造冊之對象,依序進行施打,避免造成施打亂象。至於各地方政府提出納入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之相關建議部分,指揮中心均會就各類人員可能受感染風險狀況,作為納入公費施打對象之評估與考量。
2.鑒於天氣炎熱,對於年長者施打疫苗部分,請各地方政府儘量安排在地區診所或社區注射站進行,也可運用機動快打方式為長者提供施打服務,避免讓年長者因行程往返造成身體不適情形。


【更多新聞】

  • 接種猝死一律PCR檢測找原因 雙北先實施
  • 台南血液庫存量剩5.2天 黃偉哲呼籲民眾捐血
  • 第二批Moderna24萬劑盧森堡啟運 今(6/18)下午抵台
  • 相關推薦

    你可能聽過「顯微重建」手術,它可以把比頭髮還細的血管與神經接合,通常是用在嚴重外傷與整型,但你可能不知道,顯微重建手術獨步全球的人在台灣。他就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長庚大學教授魏福全,他的三項原創技術 30 年來已經治療超過兩萬個案例,成功率達到 97.5%,美國名校醫師都得專程來台學習。魏福全讓無數...

    閱讀詳情 »

    如果都活到 100 歲,你還會擔心自己被癌症或心臟病奪去生命嗎?最新研究指出,百歲人瑞最有可能因肺炎或虛弱死亡,而不是因慢性病如癌症或心臟疾病死亡。 預計到2050年,全球百歲人瑞人數將到達 320 萬人,根據衛福部 2013 年的資料,台灣百歲以上人瑞有 2,176 人,其中男性人瑞有 834 ...

    閱讀詳情 »

    端午過後,台灣正式進入夏季,一些季節性的皮膚疾病也將捲土重來。人們由於整個腳通常都被鞋襪包起來一整天,不僅是多汗症患者,一般人運動量大,腳部也可能因長期潮濕而腳臭、香港腳或感染「蠹蝕症」。蠹蝕症外觀看起來很像是被小蟲咬出很多小洞,可能會產生一些恐懼的聯想,還好它只侵犯最外側角質層,就醫塗藥通常一週...

    閱讀詳情 »

    夏季天氣炎熱,除了氣溫造成人容易流汗,有多汗症的人就更苦惱了,手腳或腋下都容易冒出一堆汗,工作與社交都有影響,還間接造成香港腳、蠹蝕症等其他皮膚病。醫師表示除了外用藥抑止出汗,也可以施打肉毒桿菌素治療,一次效期半年,正好可以撐到冬季;或是用微波療法破壞患部的汗腺組織,就可以減少出汗的機會。 多汗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