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五大族群全面防護 百日咳OUT!|認識疾病 百日咳篇1

五大族群全面防護 百日咳OUT!|認識疾病 百日咳篇1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至2017年全台十年間共發生591例百日咳確定病例,而以不滿1歲、未達接種疫苗年齡之新生兒多達270例(45.6%),其次為10至14歲之孩童(100例,16.9%);而今(2017)年1至4月已有9例感染病例,其中7例為未滿一歲之新生兒,呼籲孕產婦與其家人應建立施打百日咳疫苗之必要觀念,千萬不可有僥倖心態,以免心愛的寶貝受到百日咳侵襲,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五大族群全面防護 百日咳OUT!|認識疾病 百日咳篇1

 

百日咳藉由飛沬接觸而傳播,傳染力非常強,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有可能受到感染。細究傳染百日咳給嬰幼兒的來源發現,7至8成的嬰幼兒感染百日咳來自父母、家庭成員,住在同一家庭有密切接觸的照顧者、褓母等。尤其出生0至2個月的寶寶處於疫苗的空窗期,因此,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邱南昌主任說明,孕婦於產前28至36週施打百日咳疫苗,有97%的孕婦可達到足夠的抗體保護自己,同時有89%的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還能擁有高濃度的抗體;為提供新生兒足夠的抗體,醫師建議產婦每胎應該施打。

 

邱南昌主任說明,百日咳好發並無季節性,症狀與感冒、流感類似,但感染病菌卻不同,它是細菌並非病毒。而此細菌會破壞主支氣管中的纖毛,將纖毛結在一起,導致無法排出分泌物,且纖毛結塊會堵塞呼吸道,而嬰幼兒呼吸道非常窄小,因而嚴重會導致嘔吐甚至呼吸暫停;10歲以上成年人呼吸道寬,不會堵塞,嚴重可能僅有密集咳嗽現象,因此容易輕忽。邱南昌主任提醒,國人普遍觀念認為百日咳只會發生在新生兒身上,不會多慮自己是否感染,其實只要成人咳嗽超過兩週,就應提高警覺懷疑感染百日咳的可能性,及早就診以免傳染給家人。

 

然而,接種過百日咳疫苗並不代表永久免疫!根據研究顯示,一般疫苗保護力約4至12年左右,因此,疾病管制署於今(2017)年3月提出疫苗施打建議,呼籲13至18歲青少年應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以增加身體的保護力,尤其家中有嬰兒或孕婦者更該積極接種疫苗。

 

為提高國人百日咳防疫正確觀念,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提出簡易口訣「三要二記」強化民眾五大正確觀念:

一、「要」:孕產婦每一胎都需要施打百日咳疫苗

二、「要」:孕產婦要於產前28~36週施打百日咳疫苗,透過胎盤給寶寶抗體

三、「要」:寶寶出生後2個月要接種百日咳疫苗,才能完全提升新生兒的抗體濃度

四、「記」:記得叮囑新生兒周邊五大族群包含孕媽咪、爸爸、祖父母、兄弟姊妹、醫護人員與褓母皆須施打百日咳疫苗

五、「記」:記得自己接種疫苗的時間,研究顯示疫苗的保護力僅4至12年左右,成人需遵守預防接種建議按時施打

 

百日咳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 邱南昌主任

 

延伸閱讀:

【認識百日咳】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46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五大族群全面防護 百日咳OUT!|認識疾病 百日咳篇1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在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表示,今天新增2名確診個案,1例感染源調查中,足跡較多在台北市,也有部分足跡在桃園市。桃園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舉行防疫會議會後記...

閱讀詳情 »

屏東Delta發生變異株群聚感染案,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確診個案維持17例,確診接觸者、枋寮醫院病患及家屬採檢均為陰性,「目前看起來這案子應該是控制住了」。縣長潘孟安今也表示,屏東無新增確診,該群聚案匡列667人送集中檢疫所,也已全部解隔離。他強調,疫情獲得控制,縣府會持續監控,也謝謝隔...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台積電洽購輝瑞BNT疫苗的進度引發外界關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被問及,未來到貨後是否會讓12歲以下青少年施打?他回應,距離BNT到貨還有一段時間,現在相關的疫苗實驗都在進行中,「若屆時真的只有BNT可針對12-18歲的青少年施打,一定會保留給學生接種」。另外,今網路盛傳...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確診數趨緩,但有專家指出要清零恐怕有困難。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表示,要完全清零不是不可能,但他坦言有社區群聚、社區傳播後隱藏的無症狀傳染者可能會存在。對於專家認為台灣要清零恐怕有困難,陳時中表示,每個人見解都不見得一樣。他坦言,基本上開始有社區群聚、社區傳播之後,「以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