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工網膜修補疝氣 復發率低於5%

人工網膜修補疝氣 復發率低於5%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位58歲的王先生,日前經常感到右下腹部出現異物感,走路久了則會有疼痛、不舒服的感覺,就醫檢查確診為腹股溝疝氣;經過內視鏡手術進行人工網膜修補,目前順利康復,回到正常生活。

2大族群 好發疝氣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游智欽表示,疝氣好發於嬰幼兒及中老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發生原因通常是天生腹壁薄弱、不全,或是後天生活習慣導致,例如長時間提重物、咳嗽、便秘,造成腹壓上升、腹壁薄弱缺損,使腹腔內的臟器或脂肪組織掉到腹壁外,其中以腹股溝疝氣最常見,占所有疝氣的8成。

疝氣未治療 嚴重恐腸壞死

游智欽醫師強調,疝氣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包括下腹部有異物感、突起物,或長時間活動時感到明顯不舒服;若未及早接受治療,嚴重恐造成腸子壞死、腹膜炎等併發症,有可能會致命。

使用人工網膜 復發率低於5%

目前修補疝氣是透過外科手術治療,並使用無張力人工網膜為主流。游智欽醫師說明,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可從腹壁內側做修補,對所有腹壁缺損做一次性修補,優點是傷口小、復原快、復發率更低,尤其是兩側性及復發性疝氣特別適用,使用人工網膜修補,復發率可低於5%。

避免3習慣 預防疝氣發生

如何預防疝氣呢?游智欽醫師建議,日常應避免會讓腹壓升高的生活習慣,例如長期咳嗽、長期便秘、長期搬重物;一旦發現腹股溝有不明腫塊或疼痛感,應儘早就醫檢查,以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 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會對大腦和身體健康有害;此外,還有許多微小的日常習慣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女性阿茲海默症運動預防中心主任兼神經心理學臨床培訓主任Jessica Caldwell博士指出,改變小習慣,就可以幫助提升腦力。 1.負面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全國2級警戒延長至9月20日,9月21日中秋節後會加嚴或放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周沒有加嚴管制措施打算,可能鬆綁部分防疫措施,但目前都仍在蒐集資料,會和各部會討論中。 陳時中指出,目前幾個群聚事件來看,應該都在掌握中,確實有思考因應生活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53歲蔡先生洗腹膜透析約5年,因洗腎後總感到腰痠,索性自行減少洗腎頻率,也常忘記吃擬鈣劑,加上飲食無節制,導致血液中磷離子居高不下,刺激副甲狀腺,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飽受不寧腿症候群影響。所幸接受腺體自體移植手術後狀況大幅好轉,也降低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已有16,098例確診,當中839例死亡。 ▲9月14日新冠肺炎新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