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嚴防新冠院感!病患收住院前全採檢 非急迫醫療全暫緩

嚴防新冠院感!病患收住院前全採檢 非急迫醫療全暫緩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爆發新冠本土疫情,累計5月14日至16日,僅3日就有415名確診個案,北市聯醫和平院區因位處重災區萬華,有先當普通病患收治,3日後才確診,緊急隔離導致院感風險,北市聯醫今再傳1院區有類似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定,今日開始所有病患入住醫院全數採檢,報告出來才能住院。


病患收住院前都要採檢 非急迫醫療原則上全暫緩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確保國內醫療院所量能,必須加強社區監測通報採檢,病患如果要入住醫院,全數都要篩檢,採檢後至入院前必須在家中避免外出,緊急需要住院病患一律採檢,如果檢驗結果陰性,能夠當作疾病當下狀態判定,不能排除病人在新冠肺炎潛伏期。


張上淳強調,收治住院病人一旦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喪失、不明腹瀉等症狀,臨床醫師只要懷疑就能採檢確認;張上淳也說,全國醫療院所也啟動營運降載,健檢、美容、預定手術、檢查、物理與職能治療等,目前都暫緩,臨床醫師應按照病人治療急迫性與相關風險,決定繼續提供或延遲診療。


加強醫院員工健康監控 國際醫療立即暫停


張上淳指出,醫療院所員工也要加強監測相關症狀,每天都要量體溫與觀察身體狀況,確實登錄如果有疑似症狀立即採檢,高風險單位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包含急診、加護病房、專責病房等,定期5至7天採檢一次PCR,先採用深喉唾液,必要時鼻咽採檢,確保醫療同仁身體重況;另外,國際醫療立即暫停。


嚴防新冠院感!病患收住院前全採檢 非急迫醫療全暫緩

▲醫療院所4大應變原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誘發「台灣變異病毒」? 張上淳:距離還很遙遠


根據指揮中心日前病毒基因定序發現,目前台灣社區流行病毒應該是英國變異病毒,未來是否會有「台灣變異株」;張上淳解釋,RNA病毒在感染群眾中,不斷複製繁殖突變,才能存活下來,複製繁殖越多,出現變異機會就越大,也就是說,越多人感染發生病毒變異機會就越大。


張上淳強調,目前不論英國、南非、印度、巴西等,傳出變異病毒地區,都曾經有非常廣泛社區擴散,以台灣目前每日新增幾百例,讓病毒變異機率非常小,距離非常遙遠,並且有些病毒變異,不太會增加傳播力與致病力,不一定會受到關注,不是每個變異病毒都會增加傳染力與致病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男子車禍左側斷1根肋骨釀併發症 肋骨固定術關鍵救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50歲婦人常常躲起來大哭,家人原以為是憂鬱症所導致,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更年期惹禍;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婦產科醫師梁玉玲指出,包括熱潮紅、盜汗、心悸,甚至是憂鬱等情緒,都屬於更年期常見的症狀。當婦女進入不能生育的過渡時期,卵巢就會開始不定期的排卵,且女性荷爾蒙也會逐漸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當道,路上隨處可見低頭族,甚至可以見到不少幼稚園小朋友在滑手機玩遊戲,造成學童視力問題愈來愈嚴重,統計也發現,台灣國小學童近視率比對岸高出許多。為了配合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動的防治學童近視專案,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特地推出中醫穴位護眼操,讓小朋友在輕鬆的音樂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3歲的陳先生是一名大卡車司機,因工作時間長,有長期抽煙及嚼檳榔提神的習慣,今年7月得知政府推廣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接受篩檢,結果發現,下牙齦有乳突狀病變,進一步切片診斷為第一期口腔癌。診斷結果讓陳先生感到很震驚,他說,雖然知道嚼檳榔會導致口腔癌,本身也因為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十年來,沒替手,更別說是休息了,好在有你們的陪伴。」一位家庭照顧者長年困守在家,照顧4名需要長期照顧的家人,透過一次關懷專線,經過社工的鼓勵與協助,終於走出家庭,參加紓壓活動後,向工作人員吐露心聲。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公關專員張筱嬋表示,據調查,家庭照顧者多長年獨自承擔照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