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要不老 補脾比補腎更有效? 

人要不老 補脾比補腎更有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多數人的晚餐是在外用餐,造成許多慢性病愈來愈多,例如小孩產生異位性皮膚炎、近視度數增加。老年人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失智症等慢性病。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中醫所說的「脾」也就是西醫所謂的「消化系統」,脾的功能健全,就能將食物經由腸胃完全消化吸收並代謝成營養運送到全身的各個器官組織,亦即全身肌肉的運動,都倚賴「脾」所化生的營養提供動力。

中醫論調 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
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再將氣血津液運輸至內臟及四肢,所以身體的消化系統最重要。傳統補身體都喜歡補腎,其實直接補腎不如先補脾更好,補腎藥一般多較滋膩,不好消化,有時吃進去還不見的吸收。補脾的作用雖比較慢,但能將生化的氣血送至筋骨、關節、內臟和五官。「脾」的功能良好,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強勁有力,若「脾」的功能不好,則肌肉消瘦,四肢肌力衰退。

運動是抒壓的好方法 同時幫助消化系統運作
運動能對身體的幫助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工作辛勞的疲憊後,一般人已無精力再去運動。運動是抒壓的很好的方法,能強化精神的抗壓性,對睡眠也很有幫助。運動的時候可也以增加腸胃的蠕動,能幫助消化系統的運作,如前所述預,能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張育誠醫師強調,睡眠很重要,精神好才能去運動。不過運動並不一定要鍛鍊出壯的肌肉,能增加心肺功能的運動是基本必需的!

飲食要清淡 讓腸胃好吸收
朱丹溪的”養老論”是提及”老年養老、首重脾胃”的典籍,其學術思想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念。老年人常有脾胃虛弱及陰虛火旺的特點,常會有陰虛生虛熱,且更可能氣鬱生痰的現象。如眼屎多、口水多,易流鼻涕、頭昏、眼花、健忘、睡眠短、食則易飢、笑則有淚等老化的情境。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要清淡,讓腸胃好吸收;重口味的飲食,易損傷陰氣,化火生痰,致生百病,是各種慢性病的來源。

現在流行的地中海飲食也強調多食天然蔬菜、全穀類,調味用洋蔥、番茄、迷迭香等香料,吃堅果及好的油脂(如橄欖油)。吃魚貝類及白肉,少吃加工紅肉及甜食,也是多含抗氧化物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對身體的抗發炎、心血管疾病及抗失智都有幫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躁鬱者情緒如雲霄飛車 醫:盡早治療不可怕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求子要靠「卵」實力! 卵泡發育不良這樣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近年50的男子,因和女友房事性趣缺缺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子身上有明顯異味、尿騷味,經抽血檢查發現不僅腎功能差,也尿毒嚴重、血磷飆升,隨即轉介至腎臟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末期腎臟病人,得長期透析治療以維持身體其他功能正常,所幸經洗腎後身體已大幅改善,不久又大吃大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肉流失和骨質疏鬆經常像難兄難弟一起出現,且好發生於老年人。雲嘉地區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提醒民眾,適時做肌少症量測,並勤做訓練與充足的營養,能在晚年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老人家摔不得 骨鬆遇到「肌少症」易跌倒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第五大癌症,主要因臨床上,晚期病患大多使用荷爾蒙療法,但最後都轉變為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導致治療增加困難,提高死亡率,近期國際研究有了重大發現,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德卿成功利用仿造人類多瘤性病毒殼體的蛋白質做為基因治療載體,成功鎖定攻擊攝...

閱讀詳情 »

不少民眾有疑慮,為什麼每天按時點眼藥水,症狀卻沒有好轉?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吳旻哲回覆,有可能是使用眼藥水的方式錯了。 眼藥的點法因應不同類型(溶液劑、懸浮液、凝膠或藥膏),停留在眼睛的時間就不同,使用懸浮液時,要先搖晃瓶身10下左右,確保每次滴入的眼藥水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