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要不老 補脾比補腎更有效? 

人要不老 補脾比補腎更有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多數人的晚餐是在外用餐,造成許多慢性病愈來愈多,例如小孩產生異位性皮膚炎、近視度數增加。老年人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失智症等慢性病。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中醫所說的「脾」也就是西醫所謂的「消化系統」,脾的功能健全,就能將食物經由腸胃完全消化吸收並代謝成營養運送到全身的各個器官組織,亦即全身肌肉的運動,都倚賴「脾」所化生的營養提供動力。

中醫論調 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
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再將氣血津液運輸至內臟及四肢,所以身體的消化系統最重要。傳統補身體都喜歡補腎,其實直接補腎不如先補脾更好,補腎藥一般多較滋膩,不好消化,有時吃進去還不見的吸收。補脾的作用雖比較慢,但能將生化的氣血送至筋骨、關節、內臟和五官。「脾」的功能良好,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強勁有力,若「脾」的功能不好,則肌肉消瘦,四肢肌力衰退。

運動是抒壓的好方法 同時幫助消化系統運作
運動能對身體的幫助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工作辛勞的疲憊後,一般人已無精力再去運動。運動是抒壓的很好的方法,能強化精神的抗壓性,對睡眠也很有幫助。運動的時候可也以增加腸胃的蠕動,能幫助消化系統的運作,如前所述預,能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張育誠醫師強調,睡眠很重要,精神好才能去運動。不過運動並不一定要鍛鍊出壯的肌肉,能增加心肺功能的運動是基本必需的!

飲食要清淡 讓腸胃好吸收
朱丹溪的”養老論”是提及”老年養老、首重脾胃”的典籍,其學術思想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念。老年人常有脾胃虛弱及陰虛火旺的特點,常會有陰虛生虛熱,且更可能氣鬱生痰的現象。如眼屎多、口水多,易流鼻涕、頭昏、眼花、健忘、睡眠短、食則易飢、笑則有淚等老化的情境。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要清淡,讓腸胃好吸收;重口味的飲食,易損傷陰氣,化火生痰,致生百病,是各種慢性病的來源。

現在流行的地中海飲食也強調多食天然蔬菜、全穀類,調味用洋蔥、番茄、迷迭香等香料,吃堅果及好的油脂(如橄欖油)。吃魚貝類及白肉,少吃加工紅肉及甜食,也是多含抗氧化物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對身體的抗發炎、心血管疾病及抗失智都有幫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躁鬱者情緒如雲霄飛車 醫:盡早治療不可怕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求子要靠「卵」實力! 卵泡發育不良這樣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愈來愈多人不計代價留住青春,使得「奢侈保養」成了新一代愛美人士的選擇。其實奢侈二字並非反應在價格上,而是意指「高品質的肌膚保養品」;就有業者經多年研發,以創新技術將珍貴幹細胞導入保養液中,由於此保養品中加入了高吸收力的細小分子,因而造成搶購風潮。幹細胞用於治療燒燙 已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兩種心臟急重症併發 醫護30小時搶救一名58歲林先生有高血壓,去年某天從鼻樑到胸口突然感到一陣劇痛,且全身冒冷汗,緊急送醫後,不僅血壓竟低到量不到,且已呈現休克,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同時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與根部主動脈瘤兩種重症,經由醫護團隊緊急搶救30小時,動了兩次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是素食者嗎?有人吃素由於宗教信仰,有人則是為了身體健康,還有不少人是為了減肥,吃素也有很多種類型,有人吃全素、有人吃奶蛋素,也有人是五辛素食者。專家建議,孕婦及幼童最好不要吃全素,以免影響生長發育。素食者分5種 奶蛋素較健康台北醫學大學藥物科學學科名譽教授楊玲玲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時序進入春季,在換季的過程,皮膚又開始蠢蠢欲動,有些人會面臨皮膚乾癢、甚至是痘痘長不停的狀況,就連令多數女性都相當困擾的閉鎖性粉刺也跟著出來見人!看到的卻擠不出來,就連上了妝也無法完全遮蓋,過度使用粉底反而使其更明顯;若是放任生長,還可能形成更深層的粉刺,或變成一顆顆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