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無法1分鐘走50階 恐有低肺阻塞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無法1分鐘走50階 恐有低肺阻塞風險

抽菸多年的80歲楊姓老翁,近日覺得胸悶、喘咳,平常有痰的狀況,日前晚上睡覺時更感覺像是被勒住脖子、無法呼吸,以為是因為農曆7月被魔神仔鬼壓床,走訪宮廟求神問卜,症狀依然嚴重到喘不過氣。經家人協助送醫後才發現是「肺阻塞」;彰化基督教醫院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表示,楊老先生所幸及時經長效型的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症狀得到顯著的改善;不過除了藥物之外,咳痰的部份還是沒有辦法咳乾淨,所以安排了肺復原的復健療程之後,症狀已明顯改善,再加上戒菸,睡眠品質也已獲得顯著改善。

肺阻塞的早期表徵要注意 持續3周以上應就醫
肺阻塞是慢性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每年奪走6000條以上的性命,佔台灣民眾死亡率的6%-10%。喘、咳、痰的症狀多半與感冒或菸咳混淆,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反覆發作、急性惡化將增加呼吸衰竭、死亡風險。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林慶雄醫師表示,引起肺部慢性發炎係因呼吸道長期受到有害物質的刺激,其致病因子包括:長期吸菸、空氣污染、職場危害暴露、感染、遺傳及老化等。在台灣,65歲以上約每6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以內政部人口統計,彰化縣65歲以上人口近19萬人,推估約有3萬多年長者罹患肺阻塞,恐不自知。肺阻塞的早期表徵如晨間咳嗽、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易與氣喘、感冒混淆,甚至多數人走沒兩步,爬沒三階就喘不停,仍未覺察不對勁,提醒民眾若症狀持續3周以上,就應該提高警覺。

支氣管擴張劑 為肺阻塞基本治療
喘、咳、痰雖看似不影響生活,據統計,台灣肺阻塞第一次住院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當肺功能逐漸惡化、呼吸困難,就會危及生命。輕度肺阻塞病人以單方支氣管擴張劑為主,中重度肺阻塞病人則以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如反覆急性發作,則建議加上第三項藥物-吸入性類固醇,改善慢性發炎問題。

無法在1分鐘走上4層樓梯 恐有低度肺阻塞風險
若有「喘、咳、痰」或吸菸習慣,無法在1分鐘走上4層樓梯,只爬50至80階就感到氣喘噓噓,代表有低度肺阻塞的風險;透過日常生活狀態的評估,搭配簡易「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量表」,提醒民眾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林慶雄醫師建議40歲以上抽菸者、職業暴露(暴露在粉塵、油煙、化學物質的環境)、65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喘都應定期做胸部的X光、肺功能的檢查。若發現問題也能至肺胸腔內科進行檢查,找對科別、對症下藥,找回健康人生。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鼻腔中竟然也會長牙齒!一名63歲男性病患,因突發性左鼻大量出血被送到急診,當時因出血量過大,又找不到出血點,緊急以止血紗條做鼻填塞。醫師以鼻內視鏡檢查左側鼻腔,意外發現鼻腔底部有一血塊與鼻結石包覆的腫塊,施予局部麻醉後隨即將腫塊移除,仔細檢視竟是類似牙齒的組織,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當心突發性耳聾!45歲王女士,某日接起電話卻聽不到聲音,之後一整天下來,她都覺得一邊耳朵聽不清楚,就醫檢查後判定是突發性耳聾,進行治療後,目前聽力已恢復,並於門診持續追蹤。 事實上,聽力會突然變差的原因有很多,最簡單的包括耳垢填塞、中.外耳發炎、鼓膜破損、氣壓損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7歲的薛姓醫師,因看診常接觸感冒患者,大約一週前因為感染流行性感冒,持續嚴重咳嗽後,左腳不明原因的疼痛、無力且嚴重麻木,走路時呈現跛行,不能走遠,吃了止痛藥後也沒好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趕緊就醫診治。 咳嗽避免前傾   腰部要有支撐力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茲卡病毒在中南美洲延燒,台灣也已出現境外移入案例,由於茲卡病毒的傳染途境與登革熱相同;因此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黃立民醫師呼籲,治本之道是控制斑蚊數量,避免造成疾病流行。 恐輕忽!8成茲卡病毒感染者無明顯症狀 茲卡病毒今年疫情區域範圍擴大,原因在於七成民眾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