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鬆不是吃藥就好 這「兩件事」一定要做到

骨鬆不是吃藥就好 這「兩件事」一定要做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肉流失和骨質疏鬆經常像難兄難弟一起出現,且好發生於老年人。雲嘉地區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提醒民眾,適時做肌少症量測,並勤做訓練與充足的營養,能在晚年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老人家摔不得 骨鬆遇到「肌少症」易跌倒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六十歲以上人口中有百分之十六患有骨質疏鬆症,因伴隨其它疾病,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表示,許多骨鬆患者認為只要服藥就好,卻忽略運動的重要性,其實,肌肉的訓練對骨骼也有很大的幫助。

謝明宏指出,藉由握力、行走速度、平衡、端坐起立等檢測,能知是否有肌少症的現象。透過肌少症量測及教做阻力訓練,能減少跌倒機率,進一步降低失能臥床的可能。

「肌少」提高跌倒風險 靠運動、飲食來增肌

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鄭翔瑋則指出,肌少症容易引起跌倒或慢性疾病,尤其老年人最怕跌倒,所以腳力要強健,並非吃保健食品就能強壯,營養要夠、吃的對以外,還要靠運動。

鄭翔瑋解釋,要能做稍微喘甚至痠痛的運動,體能才會進步。像是舉啞鈴或寶特瓶裝水能生成肌肉的阻力訓練,須由輕而重,也可使用彈力帶或結長的橡皮圈,增加圈數來訓練雙手肌力;或可使用泡棉瑜珈磚或紅磚,一腳踏上另一腳提起再著地,可同時搭配手部提重。鄭翔瑋強調,做阻力訓練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即便是一百歲也能透過阻力訓練達到同樣的效果。

阻力訓練與營養攝取  跟「肌少症」說掰掰!

鄭翔瑋說,運動後一小時內能立即補充牛奶、豆漿或雞蛋等蛋白質最好;六十歲以上,所需使用蛋白質來合成肌肉的比例、甚至比年輕人還多,蛋白質攝取不足,即使有運動也無助益,而且體重過輕或過重都不宜,此外,還要增加柔軟度,拉筋應維持在三十秒左右,才不會因過久而受傷,或時間不夠而無效果。

鄭翔瑋最後提醒大家,適量攝取營養食物、加上阻力訓練與日曬,就不擔心肌少症提早上身。

【延伸閱讀】

60歲老菸槍像被掐住脖子般無法呼吸...竟是這原因

8成5乾眼是眼瞼腺體功能障礙 小五學童也難逃!

罕見肺癌標靶治療  及早基因篩檢精準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非當事人)一名2周歲的女童名叫艾艾,是鄉下顧先生的第二個孩子。平日里顧先生夫妻在外工作,阿公在家照顧艾艾。8月26日上午,艾艾的阿公打了盹,沒想到艾艾一個人爬起來玩,並從阿公的上衣口袋裡找到了降血壓的藥片,以為是糖果就吞了幾粒。等到爺爺醒來發現,艾艾已經倒在了床邊,沒有了呼吸。...

閱讀詳情 »

看不見的東西更可怕,在我們的身體裡就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毒素。身體之所以會出現許多病變跟疾病,就是因為這些看不到的毒素造成的。 那麼甚麼是毒素呢?毒素就是身體無法利用又代謝不掉的廢物,如果沒有及時排毒清理,會在體內不斷累積,最後就會像茶壺裡的茶垢一樣,緊緊的附著著細胞,導致細胞生病、失去正常功能,最後...

閱讀詳情 »

        「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可見,睡眠為第一大補。俗話說「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徹夜難睡,渾身疲憊。」因此,睡覺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怎麼睡覺最補呢?   睡眠為第一大補,告訴你怎麼睡覺最補!老子講「一陰一陽謂之道」。...

閱讀詳情 »

    假如使用擠、挑、粘、吸、磨等方法去黑頭,表面上看起來是會很乾淨,但其實還有半截的黑頭斷在毛孔深處,而且還容易讓毛孔變得粗大。(請閱讀此篇:你「去黑頭」是這樣用嗎?真的太冒險了,小心變大草莓鼻!不是我恐嚇你,一定要注意!)現在就讓小編告訴你正確的去黑頭的方法吧。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