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人造奶油多運用於烘焙糕點配方!如何區分人造奶油?這2標示告訴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人造奶油多運用於烘焙糕點配方!如何區分人造奶油?這2標示告訴你...

「人造奶油」風波告一段落,因其使用範圍廣,消費者紛紛開始關心自己有沒有吃到過期的人造奶油。事實上,食品藥物管理署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人造奶油正名政策,原料為食用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和油,油脂含量達80%以上,品名須標示「人造奶油」或「烤酥油」(SHORTENING),消費者可以藉由名稱辨別產品,避免食用到來路不明的產品。

人造奶油多運用於烘焙糕點配方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人造奶油、烤酥油多運用於一般烘焙糕點配方,包括中西式糕點、麵包、餅乾、抹醬等許多都是利用人造奶油。另外,香氣十足的烤酥油也常隱藏在許多料理中,如玉米濃湯、排餐、麵包抹醬、燉飯、焗烤、白醬義大利麵、牛奶鍋和鐵板燒等。

素食消費者要避免誤買動物性成份產品

許惠玉主任說明,人造奶油製作時為了讓液態植物油呈現穩定均質的固狀或乳狀,常添加乳化劑(如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為模擬天然牛奶製品的風味及適口性也會添加牛奶香料、煉奶香料或奶粉等;為增加產品色澤也可能添加B-胡蘿蔔素或食用色素。因此,素食消費者購買人造奶油時需注意成分,以免誤買混和動物性成分的產品。

成人一天攝取飽和脂肪應低於22克

另外,食藥署公告107年7月1日起食品中應全面禁用「不完全氫化油」,但取而代之的就是飽和脂肪會增加,攝取過量保何脂肪易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風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天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10%,如以2000大卡換算,一天建議攝取量飽和脂肪應低於22克。

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購買奶油或人造奶油產品時,記得看清成分來源,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但飲食中的油脂來源還是多從原態食物如堅果類、魚類和乳品等攝取天然油脂為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位59歲婦人,過去除了高血壓以外沒有什麼病史,有一天,她突然左側肢體無力、走路跌倒,緊急送至醫院急診,經醫師檢查後確診為急性缺血性中風,經住院處置後病況穩定,即協助她進行復健治療。 中風易產生併發症 肩膀脫位、褥瘡 苗栗大順醫院復健科醫師郭芝蘭表示,中風常造成部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坐月子醫學上稱為產褥期,約30 ~ 42天,起源並無真正考據,可能因早年婦女背負傳宗接代責任、飲食短缺,因為生產耗損大量體力,公婆給媳婦一個不成文的假期稱為「月子」,尤其傳統觀念覺得要進補,才有奶水哺育下一代,因此做月子及進補相沿成習,藉由產後調理幫助產後身體復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牙科門診常會有一群坐著輪椅,由家屬或看護推來求診的特殊需求病患,包括中風、失智症或其他特殊系統性疾病等,需長期照護的中老年患者,也有先天智能障礙、自閉症、精神障礙或腦性麻痺等身心障礙患者,另一類是對牙科治療有嚴重恐懼,而沒有辦法依常規程序治療的病人,這類特殊需求者的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人類的生物時鐘使用自然光調整一天的開始,如果你需要鬧鐘才能起床,代表你需要更多睡眠,有生理節律睡眠障礙症(circadian rhythmsleep disorders, CRSDs)或相關困擾的患者,不妨請精神科醫師協助評估治療。 科學家們一直想瞭解為何人們隨著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