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人體最大器官新發現 細胞間質占身體20%潛藏療癒密碼

人體最大器官新發現 細胞間質占身體20 潛藏療癒密碼

【NOW健康 林郁敏/台南報導】細胞間質雖早出現在醫學辭典當中,但鮮少有相關資訊,因而不被重視,家佑診所侯泰宇院長指出,直到2018年3月,紐約大學病理學教授泰伊斯(Neil D.Theise)及其團隊進行人類活體顯微內視鏡時發現,間質是1張充滿液體、佈滿能靈活膨脹和壓縮的軟管,交織成如纖維般的網狀物,包圍著身體內的各種臟器,包含皮膚底部、肌肉、動脈、呼吸道、腸胃等,堪稱是「人體最大器官」,占身體總體積的20%,其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侯泰宇院長早在10多年前開始對細胞間質感到好奇並投入研究,至今已將細胞間質療法運用在病理治療。由於細胞之間有了間質的連結,才能形成多細胞;而細胞間質,也是細胞間傳遞訊息的橋樑。人體在進食後,吸收營養的過程須藉由體內循環,透過細胞間質才能將養分送達全身細胞,產生身體能量來源ATP。


侯泰宇院長補充解釋,製造ATP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同樣也需要經過細胞間質排出,如此雙向循環以維持細胞間質環境。一旦循環過程中累積過多廢物、營養也將難以輸送到細胞,便會造成細胞間質阻塞,細胞也必定因此產生病變。


侯泰宇院長進一步說明,細胞間質療法就是讓身體在無排斥感下,恢復細胞功能,同時改善細胞間質的不良環境,可以先拿頭皮做個比喻,1個人的頭皮就像是塊地皮一樣,如果地皮下面都是廢物毒水,地皮上面的樹木就不可能長的好,換句話說,頭皮裡面如果累積很多重金屬、自由基,頭髮當然也不可能健康,當細胞間質環境變好了,細胞是有活力可以再活過來的。患者的精神、氣色和體力也會隨之提升。


由於細胞間質遍布全身,代表細胞間質療法的應用層面廣泛,侯泰宇院長提到,目前已透過此療法應用於許多重症患者身上,尤其適用於帕金森氏症、重度脊椎側彎或神經壓迫、腦中風或冠狀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疾病、癲癇、失智症等。


為了降低患者在病痛的長期折磨,侯泰宇院長探究細胞間質,在不增加免疫系統排斥和術後照料的前提下,研究出免吃藥、免打針、免開刀的非侵入式細胞間質療法。同時也強調,若細胞間質環境不佳,代謝廢物累積過多,最終必定會影響細胞朝向無活力、衰退之路,因而造成各種病變,可見細胞間質擔負著人類生命存續的重要角色。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人工睪丸彌補男人「少1顆」缺憾 蛋蛋從此不再哀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看完這本『小麥完全真相』,感覺有些震撼,因為,此書不斷的強調『多吃健康的全榖根莖類食物』,對身體將是一場災難!這和我們傳統的營養知識 --- 鼓勵大家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應來自『全榖根莖類』有些衝突!這矛盾點到底在哪?   我反覆的思考後,發現是因為『西方』和『東方』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非常不同。...

閱讀詳情 »

那麼,你還可以吃什麼?在你擺脫小麥的奮戰過程中,有幾項基本原則,可以派上用場。 1多吃蔬菜:各位已經知道吃蔬菜的好處,雖然我向來不是傳統看法的信奉者,但傳統看法在這一點上絕對正確:種類美不勝收的蔬菜,是全世界最優質的食物!蔬菜富含類黃酮、纖維素等營養成分,每個人的飲食都應該以它為主角。早在農業革命發...

閱讀詳情 »

痠痛總是好不了? 與其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從外治標,不如從內治本 從肌肉深層解決陳年老痛;跟著簡文仁,找到救自己的有效一招! 《就一招,痠痛立消》推薦序 - 自爆我的痠痛,「改過自新」回報簡老師 / 紀政 - 運動的效果比儀器有效,比藥物持久/ 陳維昭 - 跟著簡老師動起來,健康多更多 / 張雅芳 ...

閱讀詳情 »

30年來,簡文仁看過不計其數的痠痛患者,協助許多人藉由「自療法」擺脫長年痠痛困擾。他整理出在診間最常被患者詢問的5個問題,和讀者分享。   Q1:哪種痠痛是危險訊號? 有些人稍微痠痛就跑去看醫生,也有些人覺得痠痛忍忍就好了,但有些痠痛其實是健康的危險訊號,千萬別掉以輕心。 以下這幾種類型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