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什麼是排卵性出血?

什麼是排卵性出血?

月經明明剛過不久,怎麼又出血了?平均每兩週就有出血狀況,這樣算是婦科疾病的警訊嗎?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兩次月經中間經歷1至3天短暫出血的狀況可能是排卵性出血,主要是因為排卵造成荷爾蒙波動,導致子宮內膜少量剝落所致,通常無需治療,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然而,施醫師也叮嚀,非月經期間的異常出血也可能是婦科疾病所致,因此仍建議民眾積極就診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什麼是排卵性出血?

 

經期才剛過1、2週又開始少量出血,平均每兩週就有出血狀況讓人困擾不已,經醫師診斷說明為「排卵性出血」,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呢?施俊宇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之下,月經過後卵巢內的卵泡就會開始發育,經過雌激素約8至10天的刺激,只有一顆卵子會成熟排出;排卵後黃體素增高、雌激素分泌減弱,但仍能維持子宮內膜厚度,直到黃體退化造成黃體素、雌激素濃度下降便會引起子宮內膜脫落而造成月經出血。

 

然而,正因排卵時會出現雌激素減弱的狀況,這時黃體素分泌的量若不足以支撐內膜厚度,就可能造成子宮內膜部分剝落,故會出現少量出血的狀況,亦稱為「排卵性出血」;此外,亦有可能因排卵時身體分泌多種物質而引起子宮出血的狀況。施俊宇醫師補充,排卵性出血大多為少量出血或僅出現咖啡色的分泌物,部分女性可能會伴隨著下腹悶痛感,僅會短暫持續1至3天,待黃體素分泌量增加、促進子宮內膜修復就會停止出血,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治療、對健康也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雖然兩次經期之間發生排卵性出血並無大礙,但仍須提醒民眾對於經期之外的異常出血需特別提醒警覺!施俊宇醫師提醒,除了排卵性出血之外,常見的婦科問題如子宮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糜爛及其他子宮頸疾病等狀況都可能造成非月經期間出血的狀況;因此,建議民眾若發現異常出血問題時,最好積極就診接受檢查以瞭解出血原因,避免因延誤診治而導致病況惡化。

 

排卵性出血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 施俊宇醫師

 

延伸閱讀:

【誘導排卵的方式】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294 

【有月經就有排卵?】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62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什麼是排卵性出血?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防堵COVID-19疫情,已嚴守1年多,不過卻被許多媒體人、藍委批評,還有名嘴送花籃嗆衛福部。律師呂秋遠今天表示,雖然自己不是菁英,甚至總覺得資質駑鈍,就是運氣比較好而已,但是有些事怎麼想也想不透,所以想要請教明白事理的人,「究竟我們的政府有多爛」。他在文中細數台灣防疫表現,...

閱讀詳情 »

【記者 顏冠得、張先鵬/四川成都 報導】 針對鴻海集團、台積電共同採購1000萬支BNT疫苗,並與上海復星醫藥正式簽訂BNT疫苗銷售協議,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參加兩岸媒體川渝行,被問到這個疫苗話題時,他表示樂觀其成,但他個人認為還是晚了一點,若是從台灣民眾的福祉上考慮的話,這件事應該會早一點完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一般人為了減少感染風險,能少就醫就少就醫,但若牙痛起來該怎麼辦?尤其,牙科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飛沫和氣溶膠,不只是病人,更是連醫護人員都擔心的感染源,大林慈濟醫院就添購口外飛沫吸除機,可在第一時間截斷90%的汙染源,避免空氣中的飛沫感染。 大林慈濟醫院牙科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快要2個月了,疫情宅在家,不少人的三餐外加宵夜全靠外送平台,但台北市衛生局今(12)日公布最新一波稽查美食外送平台業者衛生稽查結果,一口氣發現1家外送平台業者定型化契約查核出問題,還有12家餐飲業者有衛生缺失,知名連鎖餐飲的瓦城、胖老爹、subway、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