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懷胎十月,到臨盆前若是能自然產當然最好,但若遇上高危險妊娠、胎位不正、甚至是多胞胎等狀況時,剖腹產對媽媽來說可能則是相對安全的生產方式。長榮宥宥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剖腹產,建議準媽媽們亦可向主治醫師諮詢採用「腹膜外剖腹產」的可行性,不僅手術傷口較小、亦能減少腸阻塞與沾黏問題,以降低因生產而造成感染的風險。

 

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傳統剖腹產的方式力行已久,從下腹下刀、打開腹膜,從子宮下方切一開口將胎兒娩出,手術複雜度不高,安全性也高,也是最常見的剖腹產方式。然而,當胎兒從子宮娩出時,原本子宮內的血液、羊水、甚至胎便都有可能流入腹膜腔,且腹膜內的腸子也可能因接觸空氣、細菌而導致感染和腸沾黏問題。

 

相較於傳統剖腹產會切開腹膜腔,「腹膜外剖腹產」的差異即在下腹下刀後,醫師會避開腹膜腔,改將膀胱側撥後再切開子宮,將胎兒娩出。這種手術方法可維持腹膜腔的完整,避免子宮內的羊水、血水、胎便、胎脂等流入腹膜腔而造成感染,此外,也因手術過程不會碰到腸子,故術後沒有腸脹氣的問題,也不需禁食,只要手術麻醉藥退掉之後即可立即用餐,補充體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腹膜外剖腹產的優點眾多,但慎選執刀的婦產科醫師更為重要!施俊宇醫師補充,相較於傳統(腹膜內)剖腹產,腹膜外剖腹產手術複雜度較高,在手術過程比較靠近血管叢,若不熟悉此手術的醫師恐造成產婦出血問題,因此,執刀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便非常重要!

 

此外,亦非所有產婦都適合採用腹膜外剖腹產!若有膀胱手術病史、腹腔手術病史或其他宿疾者,建議手術前應先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合適的生產方式,更能開心迎接新生兒的到來唷!

 

剖腹產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榮宥宥婦產科 施俊宇醫師

 

延伸閱讀:

【生產方式比一比】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72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1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相關推薦

防疫期間,民眾居家辦公或學生利用電子螢幕線上學習、閱讀,導致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機會增加,要控制使用3C時間並多做護眼操,來讓眼睛的負擔降低。多特瑞精油療法師潘以泓指出,在做護眼操的同時,可以嘗試搭配精油來做舒緩,讓眼周壓力得到更大的緩解。 乳香號稱精油之王,用途廣泛。 在使用精油護理眼睛時,可以選擇的...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正當台灣民眾宅在家關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地攀升,截至2021年6月2日止已累計確診9,389人,累計死亡149人(死亡率: 1.59%),全世界知名的癌症基因科學家、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的癌症精準免疫治療國際科研團隊,最近從數萬個基因中,找到了抗癌免疫、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紓困4.0來了!其中衛生福利部就將陸續加發「弱勢民眾生活補助」、「擴大急難紓困」、「未滿2歲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照顧服務單位紓困」、「住宿式機構」及「社福事業單位紓困」等5大措施。衛福部今(3)日強調,因應疫情,紓困4.0採從速、從寬、從簡原則,去年如果已符合資格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苗荒,企業、民間團體都有意出力買疫苗捐贈政府,進度到底如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表示,現在有正式提出申請者只有鴻海一案,其他單位多只是「想像中的可能性」,陳時中甚至撂了重話,「我敢這樣子講,事實上就是買不到」。 陳時中表示,目前公開表示要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