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夏超夯「黑糖珍奶」喝了沒?下肚前該知道的3件事!

夏天潮流飲品年年變,前幾年是翡翠檸檬綠茶、蝶豆花變色飲料,今年則是黑糖珍珠奶茶,您喝了嗎?無論是搶搭流行或是打算滿足口腹之慾,營養師建議在品嘗黑糖珍奶的美味之前,有一些健康事應該先瞭解。

今夏超夯「黑糖珍奶」喝了沒?下肚前該知道的3件事!

一、黑糖珍奶熱量和碳水化合物驚人,小心肥胖!

手搖飲料普遍有熱量太高的情況,在討論當紅的黑糖珍奶之前,可以先看看原味的珍珠奶茶熱量。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搜尋結果,就能看出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微糖便含有520大卡以上,全糖更是超過650大卡。其中,光是碳水化合物部分,一杯全糖的珍珠奶茶就含有高達125克,含醣量相當於2碗白飯,相當驚人。

今夏超夯「黑糖珍奶」喝了沒?下肚前該知道的3件事!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倪曼婷表示,今夏正流行的黑糖珍奶,雖然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尚未有數據,且每一杯所含的熱量會隨著各家黑糖使用量多寡而有不同,但仍不容小覷,尤其有些店家為了營造「濃郁」的視覺和味覺效果,會使用更大量的黑糖,無形中就會讓熱量再往上飆!

黑糖珍奶滋味香又甜,不少人每天來一杯,但倪曼婷營養師提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精製糖類攝取量由每日熱量攝取總量的10%下修至5%,過量的攝取糖類恐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風險。建議盡量減少這類含糖飲料的攝取頻率,尤其有血糖問題的民眾更要避免。

如果要喝,購買時也可以利用以下4個秘訣來降低熱量的攝取:

  1. 大杯改中杯,中杯換小杯。

  2. 全糖改半糖,半糖改微糖。

  3. 請飲料店使用「少料」,也就是粉圓少放一些。

  4. 可改用去冰或少冰。過冰的時候會降低舌頭對於甜味的反應,不知不覺地想喝更甜。

今夏超夯「黑糖珍奶」喝了沒?下肚前該知道的3件事!

二、黑糖含礦物質,但並非無可取代!

黑糖是一種沒有經過高度精練和脫色的蔗糖,相較精緻糖可以保留更多的礦物質。的確,從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可以發現同樣是100公克,雖然黑砂糖的熱量比紅砂糖和方糖只少一點點,但所含的鈉、鉀、鈣、鎂等礦物質卻明顯高出數十至數百倍。

鈣為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也和神經及肌肉收縮具有相關性;鉀和體液平衡、神經衝動傳導與肌肉的收縮能力相關;鎂則與神經傳導、血壓控制有關。

與其他精緻糖比起來,雖然黑糖含較高量的礦物質,對促進健康的幫助較大,但倪曼婷營養師表示,這些礦物質還是可由其他CP值更高的食物中獲得,例如:若想補充鈣,可選擇含鈣豐富的牛奶及小魚乾。建議民眾在吃黑糖的時候,盡量掌握「適量且不過量」的攝取原則,不要只關注在礦物質,而忽略更危險的糖胖問題,以免因小失大。

今夏超夯「黑糖珍奶」喝了沒?下肚前該知道的3件事!

三、吃黑糖會致癌?視爭議成分而定!

近年黑糖因含丙烯醯胺,致癌性備受關注。倪曼婷營養師說明,黑糖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醯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中列為2A級食物,即是對「動物」具有致癌性,但在流行病學的研究當中,還沒有直接且足夠的證據顯示為人類的致癌物質。

雖然目前民眾不用過度擔心丙烯醯胺對健康的影響,但還是建議避免過量攝取。另外,市售不同品牌黑糖的丙烯醯胺量不同,可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購買。

另一爭議成分是焦糖色素。有些業者在炒製黑糖漿時,為了便宜行事,可能添加焦糖色素來讓加深黑糖的顏色。過去,焦糖色素被認為具有致癌性,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可證明,民眾只要依照日常習慣正常飲食,不用過度擔心。

而且,無論是在台灣、美國或是歐盟,焦糖色素都是被核准的食品添加物,只是添加標準另設有規範,台灣則有「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的限制。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80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一覺醒來,突然臉歪嘴斜?小心可能是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顏面神經麻痺惹禍!中醫師表示,想要有效遏止顏面神經失調持續惡化,除了善用西醫藥物治療外;若能把握發作後7天的黃金治療期,適度輔以中醫針灸、中藥及熱敷、按摩等5大保養秘訣,更是避免顏面神經壞死,預防造成永久性傷害的好方法。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6歲年輕女性,咳嗽一個月多未癒,初期以為是小感冒,多次至診所拿藥遲遲未見好轉。到大醫院求診,X光檢查出肺部有異常腫塊,住院經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為「肺癌第3期」。正值青壯年期,事業打拼及人生規劃正起步,卻發現罹患肺癌,心中充滿震驚與疑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呢!開始吸菸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約有1.2萬人受失智症侵擾,其中65歲以下罹患失智症者更佔多數,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年輕型失智症人口為該國30至64歲人口的千分之一,推估台灣有1.2萬人罹患疾病;一名60歲劉姓台商,曾因罹患失智症流落成都街頭,所幸在女員工王英女士感念過去知遇恩情,協助安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38歲的賴女士,數天前在台北慈濟醫院生下第一胎,較高齡才生產的她,從懷孕開始就計畫產後要給寶寶喝母乳。身邊的親朋好友都鼓勵她母乳哺育,自己也期待能給寶寶更充足的營養,增加免疫力,為寶寶打好健康基礎。雖然第一天擠奶時,因為方法不正確以致出奶有限,經過護理師再次指導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