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今年冬天特別冷!台灣健檢資料曝危機 年逾40歲就冒「心」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冬天冷得特別有感!年逾40歲就要小心了。國內最新健檢分析資料指出,國人青壯年族群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異常比率偏高,已經約有3成符合代謝症狀群的診斷標準,在一波波寒流接力襲擊之下,如果心血管疾病的未爆彈。

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今(20)日指出,該院分析去年8到10月健檢統計發現,在2300名受檢者中(其中男性855人,女性1445人,平均年齡40.4歲),血脂異常的比率高達45.4%,血壓偏高有39.1%,血糖偏高有14.5%,體重過重有40.1%,其中約有3成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心血管疾病已經是現代人最常發生的健康問題之一,尤其,近年發生於青壯年族群的比例不少,醫師就提醒,今年的冬季較以往冷,寒流又一波一波,提早找出可能風險,儘早接受治療或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

康宏銘指出,三高族群、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及代謝症候群、有抽菸習慣、明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作息不正常、經常心悸胸痛者等,全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應活用科技工具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狀態,包括動脈彈性檢查、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自律神經檢查、心臟超音波、一般心電圖、運動心電圖、長天期心電圖等。

必要的生活型態調整,更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康宏銘建議,調整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避免熬夜,飲食避免高油高鹽,戒菸戒酒,必要時配合醫師指示採行積極藥物治療,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危機找上門。

康宏銘提醒,心血管疾病發生年齡逐漸年輕化,青壯年族群常自認為還年輕,或是因生活忙碌,就忽略了自身的健康。近期寒流就出現3、40歲猝死案例,對於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在天冷時除了注意保暖,有慢性病者應遵照醫囑用藥,留意溫差,同時適當檢測,偵測心血管未爆彈,提前因應降低遺憾發生的機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尾牙、春節大型活動喊停 陳時中認風險提高:強烈建議不要辦!

部桃8天9染疫、接觸到發病僅4天 急又凶?禍首驗出強勢變異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忙過年,也別讓熱血停了下來!台灣血液基金會今(20)日指出,目前全台各地血庫都拉警報,各類血型平均庫存量都不到5天,離安全庫存量的7天差了一大截,由於往年經驗越靠近農曆年假捐血量就越少,呼籲民眾抽空來捐血,目標最少要募2.7...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衛福部網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花花班表、工作超時,國內一向有「血汗護理師」的問題存在,也造成護理人力大量流失,為了避免過去護理人員忍到最後不得不走人的情況一再重演,衛福部今(20)日宣布打造護理人員專屬社群互動網站,功能之一就是提供護理人員可以「爭議通報」直通衛福部追查...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在床上「死魚」一條?相信這絕對是每一位女性最痛恨從男人嘴裡聽到的形容詞,誰都想擁有可以靈活擺動、迎合另一半每一步的水蛇腰,但醫師點出關鍵所在,其實有不少女性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因為骨盆性腰痛,骨盆無法活動自如,達不到良好的運動狀態,被迫當條床...

閱讀詳情 »

自動電擊救命裝置 不正常放電影響生活作息 明明身體沒有異狀,心臟卻突如其來遭受電擊之苦,這種恐懼真實發生在心律不整或心臟疾病的患者身上。平時喜愛運動的陳先生因患有心臟疾病,一旦心室顫動發作隨時會有猝死的風險,經醫師評估後,接受了傳統經靜脈心內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