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年第2例漢他病毒個案在高雄 菜市場老鼠恐惹禍

今年第2例漢他病毒個案在高雄 菜市場老鼠恐惹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確診今年第2例漢他病毒案例!衛福部疾管署今(4)日發布新增1例漢他病毒案例,個案在高雄菜市場工作,衛生單位在市場周邊有捕獲老鼠,患者目前情況穩定在一般病房治療,工作的菜市場則全面展開滅鼠。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患者40多歲,2月16日出現發燒、腹痛等症狀就醫,症狀未改善。17日醫院通報採檢,在28日第2次採檢化驗等待確診發布,至3月4日,目前患者症狀穩定改善,在醫院一般病房持續治療。

 

莊人祥強調,漢他病毒不會人傳人,但顯示當地可能有一定數量的老鼠。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

 

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補充,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自2010年以來累計16例確定病例,性別以男性10例(佔62.5%)為多,年齡則以50歲以上10例(佔62.5%)較多。而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

 

疾管署提醒,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疫情期間,戴著口罩與人交流都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不僅聲音量變低,對有聽力障礙的人更是不容易,戴上口罩互相對話時,如何清晰溝通,讓聆聽與被聆聽更容易?戴口罩聲音量降低 比平時更難溝通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Sydlowski博士說,首先戴口罩時會抑制聲音的音量,並導致高音的減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日本再贈台113萬劑牛津AZ疫苗,將於7月8日下午抵達台灣,預計15日完成封緘檢驗,自購62萬劑明(7)日也會到達;今(6)日指揮中心統計,台灣新冠疫苗施打約262.8萬人次,涵蓋率已達10.98%,新增10例接種後死亡事件,累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6)日上午,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親自宣布,「COVID-19 公費疫苗接種意願登記」系統在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先試行,本島將於開放第9類與第10類時,才會啟動登記預約,但平台啟動後已湧入超過130萬人次完成登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COVI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65歲的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有抬頭及低頭的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進而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經診察後發現,鄭先生枕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