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年首例! 小男嬰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患者為一名小男嬰,6月18日出生,出生後4天就出現腸病毒症狀,病毒篩檢為以往較少引發重症的伊科30型,雖住院搶救,仍於7月25日不幸死亡。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該名男嬰家住新北市,6月22日發病,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迅速惡化,引發嚴重的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隨即住院救治。

周志浩說,根據國內過去臨床經驗,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以感染克沙奇B型較為常見,一般感染伊科病毒多屬症狀輕微,可自然痊癒,很少造成重症,甚至死亡。

疾管署資料顯示,本年至今主要流行的腸病毒為克沙奇A型,而腸病毒71型的活躍度較低,伊科病毒僅在零星輕症個案檢出,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周志浩提醒,準媽媽、婦產科診所及坐月子中心,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腸病毒感染。

伊科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準媽媽們在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

疫報顯示,男嬰的媽媽在生產時就有輕微發燒,且男嬰發病前,也曾有醫院外的親友前往探視,懷疑感染來源可能是家人親友。周志浩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避免感染腸病毒。

周志浩強調,目前正是腸病毒流行高峰,不只腸病毒71型,過去包括伊科4型、伊科6型、伊科11型也都有重症死亡個案。新生兒一旦感染,可能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嚴重威脅生命,家長一定要留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5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吃辣也可能誘發氣喘病患急性發作!一名年約30歲患有氣喘的黃姓男子,很愛吃辣,幾乎餐餐要加點辣,日前他在麵攤用餐時,在乾麵上加了半碗的辣椒醬,沒想到半夜時氣喘突然發作,出現呼吸困難、喘,使用噴劑沒有效果,家屬趕緊送醫急診才挽回一命。吃辣誘發氣喘 連噴霧劑也壓不下症狀據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臟癌並不像口腔癌或肺癌,有明確的致癌危險因子,反倒像癌細胞的開關突然就被打開了,其實說不出病因。而且剛開始症狀不明顯,能及早發現都是幸運。」壢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歐偉仁分享,曾有一名女患者每次看診,她年約60歲的先生都會陪同,與醫療團隊相當熟識;直到半年前,發現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晚期肝癌治療雙福音: 一線擴大給付、二線納入健保晚期肝癌藥物治療再傳新福音!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布,自民國108年6月1日起,將晚期肝癌二線口服藥物納入適用第二線藥物治療之健保給付。另外,原本規範半年三次局部治療後才能申請健保給付的一線藥物,也放寬給付條件,調整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45歲陳姓男子年輕時胯下腫大,自知可能得了疝氣,卻因誤解疝氣手術部位在陰囊附近會影響日後性福,拖延了近20年,直到患部腫大近20公分宛如足球大小影響行走,才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診。外科主任歐亮宏解釋,以「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完全不必在陰囊上動手術,不但傷口小、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