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日82例境外移入創新高 陳時中:入境免隔離時機未到

今日82例境外移入創新高 陳時中:入境免隔離時機未到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0)日宣布無本土新增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可以高興1天」;不過有82例境外移入(包含65例落地採檢陽性),創下近期最高的境外移入紀錄。陳時中表示,1月12日開始執行邊境的落地採檢當日,曾創下92例境外移入的紀錄,但那是因為有2種檢驗同時進行;因此今天的82例才是落地採檢最高的紀錄,昨(9)日74例是次高。


陳時中分析國際疫情 入境免隔「時機沒到」


陳時中表示,昨(9)日全球新增確診人數低於150萬,死亡人數大約有8千多,前2天有4、5千的情況,現在6大區都降,西太平洋疫情上升。另外陳時中強調,過去的境外移入個案平均在50例,近期有60例甚至80例以上的境外移入,因此須嚴守邊境,不可大意。關於入境免隔離,陳時中僅說「時機還沒有到」。


指揮中心表示,昨(9)日入境人數較多,共有2,505人入境,有做落地採檢者為1,536人,其中驗出65人陽性,陽性率4.23%。今日上午共有6航班270人入境,驗出4人陽性,陽性率1.46%。另外陳時中表示,7日開放商務客入境,


今日82例境外移入創新高 陳時中:入境免隔離時機未到

▲9日全天落地採檢篩檢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82例境外移入創新高 陳時中:入境免隔離時機未到

▲10日上午落地採檢篩檢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免戴口罩有時間表? 陳時中談解封:希望盡量戴口罩


媒體詢問: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建議讓群體免疫程度高的國家優先解除邊境,讓他們能享有較短的隔離天數。陳時中表示,解封程度仍須看該國的確診率以及入境人數並適當放寬。而國內專家認為,如國民的疫苗追加劑覆蓋率達到80%,就可開放觀光,入境免隔離。陳時中表示,「到別的國家要不要隔離是對方的政策,而回國是否免隔離,目前沒討論到這件事。」另外也沒有國內解封,免戴口罩的時刻表,「希望大家盡量戴口罩,不僅防COVID-19,也可防其他呼吸道疾病。」


另有記者問到,3月7日放寬居檢天數後,如境外移入居高不下,有可能緊縮邊境政策嗎?陳時中認為,即使人數多,醫療量能可容納這些病例,就不怕量多,就看我們是否有守住。「現在已開放居家檢疫者選擇1人1戶,要看確診者是否有確實作快篩,察覺症狀是否有即時用雙向簡訊回報,這些檢疫者自我管理措施,影響開放程度。」


昨日境外移入印度男 研判與防疫旅館群聚無關


另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昨(9)日說明的境外移入個案(案21061,印度籍餐廳男員工)病毒量在二採時持續降低,加上N抗體檢驗為陽性,初步研判極有可能是在國外感染,與原本懷疑的防疫旅館內群聚無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C族快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烏龜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越來越多人因長期使用3C產品姿勢不正確,頭頸向前傾、背部拱起,從側面看就像烏龜探頭般,形成俗稱的「烏龜頸」,不僅難看,也影響頸椎健康。除了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外,也有不少家長帶著發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十四歲的國二男生,近期情緒不穩,表現易怒又不耐煩,就連父母關心他是否吃飯、洗澡都默不回應,甚至有時生氣到用力甩門,躲進房裡,在學校的成績更是直直落,上課也經常趴著睡覺;家長內心掙扎很久,才帶他到身心科求診。結果被診斷為「侵擾性情緒失調」,且有憂鬱和焦慮傾向。易怒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107年07月中旬接獲醫院通報一位男性泳客因感冒症狀住院,確診退伍軍人病,調查後發現個案可能感染期曾至游泳池游泳。因游泳池屬於親水性環境,列為可疑環境感染源,衛生局至游泳池抽驗,結果游泳池之蓮蓬頭、廁所水龍頭檢出退伍軍人菌陽性,該局立即通知管理單位,業...

閱讀詳情 »

一覺醒來,突然臉歪嘴斜?小心可能是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顏面神經麻痺惹禍!中醫師表示,想要有效遏止顏面神經失調持續惡化,除了善用西醫藥物治療外;若能把握發作後7天的黃金治療期,適度輔以中醫針灸、中藥及熱敷、按摩等5大保養秘訣,更是避免顏面神經壞死,預防造成永久性傷害的好方法。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