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常疲倦、淋巴結腫大竟罹血癌 幸好「這藥」能救

他常疲倦 淋巴結腫大竟罹血癌 幸好「這藥」能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有位在政府公務機關擔任雇員的吳先生(化名),50歲那一年,經常感到疲倦加上淋巴結腫大,到和信癌症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異常高,經確診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須立即進行治療。

一開始使用CD20單株抗體合併化療,後因產生抗藥性復發,已無適合化療藥物可用。幸好在醫師積極協助下申請到恩慈療法,免費服用小分子標靶藥物BTK治療,病情在兩個月得到改善,迄今四年還在穩定用藥中。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與老化症狀混淆

收治吳先生的和信癌症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譚傳德表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成因不明,好發於65至70歲年長者,每年新增150~200例。患者多無自覺症狀,許多人在健檢時發現白血球過高,或感冒、淋巴結腫大求診才意外發現;部分患者則有難以解釋的疲倦感、反覆不明發燒、盜汗、食慾不佳、噁心、貧血、體力差、嗜睡、體重減輕等,症狀與衰老類似,容易被忽略而延誤。

淋巴結腫大壓迫、疼痛 須積極治療   他常疲倦 淋巴結腫大竟罹血癌 幸好「這藥」能救

譚傳德醫師指出,無自覺症狀患者,若未影響造血功能,體重維持良好,只需追蹤觀察;但若淋巴結腫大、或肝臟、脾臟腫大,產生壓迫疼痛感,就必須積極治療,否則病情恐轉危急惡化。

標靶藥物免受化療之苦 助穩定病情能延命

若經醫師評估需要積極治療,除了化療合併單株抗體治療外,目前還有小分子標靶藥物可用,一是BCL2抑制劑,能讓癌細胞凋零死亡;另一種是BTK抑制劑,則可抑制B細胞活化,遏止癌細胞進展,達到抗腫瘤效果。

BTK抑制劑一線使用 穩定期可拉長6-10

譚傳德醫師分析,相較化療承受的痛苦,標靶藥物不僅副作用小、還能延長存活期。根據最新歐美研究報告,若將該類藥物作為一線使用,效果比化療加上單株抗體更好,若以BTK抑制劑來看,病情穩定、無惡化平均時間,可拉長到6-10年。

標靶藥物通過健保給付 減輕17P基因缺損患者負擔

目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透過基因檢測、對17P基因缺損的患者,可健保給付兩年。譚傳德說,因其第十七對染色體短鏈缺損,屬高危險群,化療效果不佳,病情更易惡化;然而,對沒有基因缺陷患者,目前健保給付僅提供反覆化療無效復發時,做為三線藥物使用;若要作為一線用藥,則需自費。

譚傳德醫師特別提及,吳先生發病時正值壯年,一肩扛起家計,心理壓力特別大;化療期間則需請假、中斷經濟來源,再復發已無化療藥物可用,但是使用標靶藥物後,病情控制穩定且不需要請假在家,可以正常工作,且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顧及醫療公平性 醫籲:標靶藥全面納健保一線使用

相較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使用標靶用藥,健保提供更長給付、年限甚至可達10年以上;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僅有17P基因缺損的患者,能得到健保給付兩年。譚傳德呼籲,將標靶藥全面納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一線藥物健保給付,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時間,也較符合醫療公平性。

譚傳德提醒,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應在醫師協助下,找到最佳治療方案,並做好自我照護、家人也能給予心理支持,一起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COVID-19疫情未歇,全民進入防疫時代,2020國際綜合醫療高峰論壇邀集學者專家齊聚台北醫學大學,共同探討COVID-19疫情下的疫苗、新藥研發及感染控制等議題。 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1)日上海出現3例由台灣入境,在當地確診個案,上海市衛健委批評,台灣防疫有很多大漏洞不仍忽視,奉勸民進黨當局以專業態度防疫。今疾管署例行記者會,副署長莊人祥回應,由個案資料判斷,感染地或是否感染,可能都有待討論,但仍感謝陸方提供我方個案資料,方便接觸者疫調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準媽媽在知道腹中有孩子那一刻起,肯定都心懷期待等待著與小孩見面的那一刻,然而懷胎10月的最後那一刻,幾乎數十小時「痛徹心扉」,都是媽媽們一生無法忘懷的「甜蜜負擔」。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蕭國明提醒,臨床經驗下,產婦全程無痛生產,不會明顯提高不良風險,準媽媽們可以考慮採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的吳小姐,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用降磷藥物,導致高磷血症;去年11月手指及腳趾和四肢多處發生皮膚鈣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