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肺癌第四期 靠PD-1抑制劑達3年以上存活

他肺癌第四期 靠PD-1抑制劑達3年以上存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42歲的王先生是個重度菸癮者,四年前經確診為肺腺癌第4期患者,第一線治療的選擇為化學治療,沒想到因強烈副作用加上5個月即產生抗藥性,導致無法接續療程;第二線治療改以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初期在影像學上即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目前治療3年多,王先生每次回診看起來精神奕奕,並已經回到職場工作,在良好的生活品質下陪伴家人。

無基因突變肺腺癌 免疫治療現曙光

肺癌為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一名,因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就醫時有將近65%為第3B至4期患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涂智彥主任表示,晚期的治療目標以延長存活時間、提升生活品質為兩大重點。涂智彥主任表示,無致癌基因突變(例如:EGFR、ALK、ROS1、BRAF200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過去只能選擇化療,面臨的瓶頸是第一線治療失敗後,第二線接續化療只能延長4-6個月。所幸,目前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癌症免疫治療之一的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為這群肺癌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

免疫治療副作用比率低 第二線治療新選擇

涂智彥主任分析,以中國附醫的就醫比例而言,無致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近3成,因化療的高副作用包含嘔吐、掉髮、疲倦,加上延長存活時間有限,導致部分患者放棄治療,但涂智彥主任鼓勵患者千萬別輕易放棄希望,2019年的世界肺癌大會即指出,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的副作用發生比例比化療低,降低至僅1/5副作用發生率,且五年存活率大約是化療的五倍,是兼顧療效與患者生活品質的第二線治療選擇。

涂智彥主任坦言,當只有單一化學治療時,在診間總能感受到患者對於生命的絕望,但現在第二線治療使用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在臨床上可看到存活率以及改善副作用皆有明顯的進展,打破了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上遲遲無法突破的困境。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食用菠菜許多人會擔心草酸和其他食材的鈣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鈣,而致留在體內形成結石,但事實上菠菜裡的草酸跟豆腐裡的鈣會在腸道裡相遇,而不是腎臟,因此形成的草酸鈣,會隨糞便排出體外,不會被小腸吸收,只要不是每天連續食用或是極端的多量食用就不必為此問題煩惱。另外草酸易溶於水,所以用川燙的方式來食用菠...

閱讀詳情 »

文:樂活營養師編輯群   天氣越冷,低溫寒流連番報到,似乎吃鍋補身成為人人的選擇。但許多鍋物,像是薑母鴨、羊肉爐和麻辣鍋,又或者是麻油雞、燒酒雞等補湯,雖然暖身卻不一定給予我們所需要的營養,反而越補,健康越大洞。冬季食補怎麼補?近期有些中醫師、營養師和醫師呼籲大家減少進補,遵守均衡飲食為健...

閱讀詳情 »

     大概前年的春夏之際,筆者由於工作勞累的原因,手上暴起了青筋,蜿蜒到上臂。當時嚇壞了,以為「靜脈曲張」恢復不了或者很難恢復,甚至不惜去醫院看「靜脈曲張」。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手上的青筋才漸漸恢復,還好不是沒得救。下面把自己的一點經驗結合網上專家的說法羅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