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來襲!守護心血管患者 學生團隊開發LINE「好心鄰」AI

疫情來襲!守護心血管患者 學生團隊開發LINE「好心鄰」AI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死亡風險高!陽明大學醫學系和臺灣大學電機系學生共組團隊,把AI人工智慧和 LINE的「聊天機器人」程式相容,主動提醒急性冠心症患者服藥,在去(108)年黑客松活動中脫穎而出,並獲醫學會推薦上線。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呼籲患者,疫情間要加倍保護心臟,可利用AI做好健康管理。

心血管患者罹新冠肺炎 重症住院占2成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顯示,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近一半患有至少一種合併症,前三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14.5%)和糖尿病(10%);而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研究顯示,早期COVID-19患者中,高達50%住院患者有慢性疾病,其中40%罹患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罹患新冠肺炎而重症住院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占兩成。

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補充道,美國心臟學院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通報指出,慢性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預後較差,以中國的數據來看,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致死率,高於整體死亡2.3%近五倍。

新冠肆虐期間 醫界建議冠心症AI自我健康管理

疫情期間,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及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推薦的AI人工智慧「好心鄰LINE」,為陽明大學醫學系和臺灣大學電機系學生共同組成的「陽臺看星星」團隊,把AI人工智慧和 LINE的「聊天機器人」程式相容,主動提醒按時服藥,藉以提升急性冠心症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用藥的順從性。 

謝宜璋提醒,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心血管疾病以急性冠心症最為緊急嚴重,不少患者手術後常自認心臟已恢復正常,因此不按時服藥,甚至自行停藥,在新型冠狀病毒期間,也聽到有患者因為網路謠言而自行停藥,都讓醫界十分擔心患者的心臟健康狀況。

也因為急性冠心症容易復發奪人命,黃瑞仁說,AI人工智慧—好心鄰,以民眾皆隨手可得,最適用也最貼近於民眾日常生活的LINE出發,他認為能有效提升急性冠心症患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好心鄰LINE除了可以透過主動提醒急性冠心症(ACS)患者按時服藥功能外,加入全方位血糖、血壓、體重等記錄功能,增強急性冠心症(ACS)患者服藥順從性,且每天記錄控管身體指數,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復發風險。

冠心症服藥1年復發少 醫籲規律服藥

「當冠心症病人透過人工智慧自我控管健康時,再加上規律服藥,就能減少心肌梗塞復發風險。」謝宜璋呼籲,急性冠心症患者除靠心導管支架的放置撐開被堵塞血管之外,應遵循美國心臟病學會及歐洲心臟病學會的指引建議,急性冠心症(ACS)患者應接受12個月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同時控制相關共病,並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能更有效預防復發。

黃瑞仁提到,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為提升民眾對急性冠心症認知,並加深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嚴重性,除了開發好心鄰LINE之外,也製作「急性冠心症」民眾衛教手冊一同共創「心」好人生,並且將手冊內容置放於好心鄰LINE衛教專區及心臟基金會官網中,讓更多民眾了解急性冠心症,減少復發與死亡率。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07年10月1日起將作為橋接心臟移植之特材「長效型心室輔助系統」(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納入健保給付後,根據個案登錄系統並追蹤病患植入後之情況,證實該項特材在納入給付後,不論病人的存活狀況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都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在全世界更有1億人口飽受ED困擾,然而,近年患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台灣男性醫學會常務理事蔡維恭醫師表示,在門診中甚至會出現25、26歲患者來求診,目前全球統計結果顯示,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陳先生照鏡子時發現頸部有明顯腫塊,且近月來經常喉嚨痛,赴醫檢查發現扁桃腺潰瘍,安排切片後確診為HPV感染造成扁桃腺鱗狀上皮癌,經採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順利痊癒,但陳先生詫異本身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檳榔,卻仍罹患口咽癌?染HPV病毒 也是口咽癌危險因子亞洲大學附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人冬天會透過進補、吃火鍋、薑母鴨等高熱量食物來「抗寒」,不過一些錯誤的飲食觀念不但會讓自身腰圍變得不受控制,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醫師以下就針對一般民眾常有的「冬季四大飲食迷思」來一一加以說明。天冷食慾增 過量易發胖許秉毅副院長表示,許多人認為冬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