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以為「火燒心」吞藥20多年 男食道拖出罕見10公分長癌前病變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為只是「火燒心」,檢查後竟已經是食道癌前病變!一名62歲男子,過去20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平時習慣吃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忍受不了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胃鏡檢查一照發現,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更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的癌前病變。

收治病人的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翁銘彣表示,胃鏡檢查發現,男子除了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還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的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而這種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

胃食道逆流之所以不能輕忽,在於它有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最終產生食道腺癌。

翁銘彣表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原本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經胃酸反覆刺激下,黏膜細胞會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增加食道腺癌風險。

治療這類癌前病變,翁銘彣說,若是分化良好的病灶,能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避免進一步的傷害;但像男子這樣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則可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只要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外,也較不易出現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

翁銘彣提醒,胃鏡檢查經驗,約有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長達10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所幸男子治療得宜,至今追蹤1年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

不同於食道鱗狀上皮癌,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菸、不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翁銘彣強調,除了藥物及手術外,生活習慣的調整是胃食道逆流症治療的第一步,包括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減重以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經驗「三陰復陽」不具傳染力! 未來接觸者不用再關14天

擴大紓困錢不夠發! 陳時中:預算將增至45億「不讓地方不方便」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老虎發威,近來溫差頗大,有時候早晚溫差甚至可高達10度,國健署就發出警示,一旦溫差大時,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尤其是年長者以及慢性病病人,這個時候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 ...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於新北市板橋區幸福里本土屈公病個案居住地周邊查核孳生源。(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屈公病疫情延燒,連板橋也淪陷了!疾管署今(5)日公布板橋區幸福里一名30多歲女性也確診感染,由於女子近期並未出國,但在可能被感染期間曾至已被封鎖的中和區國強嶺與圓通寺間的...

閱讀詳情 »

▲乳癌防治公益活動在基隆登場。(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乳癌防治走入遊輪!乳癌病友協會今(5)日與基隆港務公司、基隆市衛生局、Curves健身中心及公主遊輪合作,於基隆文化廣場舉辦乳癌防治公益活動,提供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及乳癌防治講座,專業健身教練帶領伸展操教學,希望...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發生醫師開錯刀「婦癌卻錯切胰臟」的離譜事件,經媒體爆料披露之後,北醫附醫今(5)日發出聲明,已暫停主治醫師手術及急診值班、收治住院病人等相關權限,目前病人狀況穩定,院方與病人的共識是全力做好後續醫療照護。台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