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以為「火燒心」吞藥20多年 男食道拖出罕見10公分長癌前病變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為只是「火燒心」,檢查後竟已經是食道癌前病變!一名62歲男子,過去20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平時習慣吃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忍受不了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胃鏡檢查一照發現,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更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的癌前病變。

收治病人的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翁銘彣表示,胃鏡檢查發現,男子除了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還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的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而這種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

胃食道逆流之所以不能輕忽,在於它有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最終產生食道腺癌。

翁銘彣表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原本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經胃酸反覆刺激下,黏膜細胞會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增加食道腺癌風險。

治療這類癌前病變,翁銘彣說,若是分化良好的病灶,能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避免進一步的傷害;但像男子這樣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則可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只要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外,也較不易出現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

翁銘彣提醒,胃鏡檢查經驗,約有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長達10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所幸男子治療得宜,至今追蹤1年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

不同於食道鱗狀上皮癌,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菸、不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翁銘彣強調,除了藥物及手術外,生活習慣的調整是胃食道逆流症治療的第一步,包括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減重以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經驗「三陰復陽」不具傳染力! 未來接觸者不用再關14天

擴大紓困錢不夠發! 陳時中:預算將增至45億「不讓地方不方便」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這些奶油到底有何不同?如何選擇才健康呢?為避免民眾對於商品名稱的混淆不清,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奶油商品進行標示規範,將於2017年7月正式施行。建議民眾在選購前也可仔細閱讀標示,以確保購買的對的商品喔!  針對奶油相關產品標示,主要是針對產品的乳脂肪含量與成分進行規範,可以區分...

閱讀詳情 »

 一旦罹患骨盆腔發炎者,日後恐反覆發生、後患無窮!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鴻文醫師表示,骨盆腔發炎是因位於骨盆腔內的內生殖器受到病菌感染所致,因此,想要預防骨盆腔發炎,做好個人衛生是關鍵一步!  人的身體具有很微妙的平衡,女性的外生殖器(包括陰道、陰唇等)因容易接觸外界環境,故其正常為弱酸性,可抑制...

閱讀詳情 »

八大第1台「健康NO.1」日前探討過敏體質,來賓梁赫群自認原本體質好,但多年前為了拍電影,跑到山上外景工作,才惹上蕁麻疹。節目邀請中醫師傳授保養之道,表示早上起床應避免赤腳踩在地板,主持人蔡逸帆開玩笑說:「這不是『接地氣』嗎?」因為自己的小孩都不愛穿襪子、喜歡赤腳走路,中醫師趕緊解釋:「這是『接寒氣...

閱讀詳情 »

夏日將近,氣溫也日漸偏高,許多嬰幼童稚嫩的皮膚都出現紅紅的疹子,該如何改善才好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天氣熱容易出汗,應盡量保持幼兒皮膚乾爽,就能改善熱疹問題。  天熱一直流汗,孩子的腋下、胸前、頸部、後背、胯下等處都可能出現紅紅的痱子。吳書毅醫師表示,台灣氣候悶熱潮濕,就容易出現熱疹、痱子。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