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只是肌肉痠痛 竟是頸椎骨刺

以為只是肌肉痠痛 竟是頸椎骨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歲的陳先生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加上長期習慣躺在床上看書,二年前莫名開始出現上肩胛疼痛,原以為只是單純痠痛,直到去年左上臂發麻往下至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最後麻痛感延伸至右手及腰部,就近至鄰近醫院就診,醫師判定為肌肉痠痛,並開立肌肉鬆弛劑及止痛藥,但服用後症狀卻不見改善。直到每天像針扎的麻痛感無法入睡,甚至左腳已逐漸萎縮,最後才查出是頸椎椎間盤壓迫神經,經手術擺脫病痛。

每夜幾乎痛到無法入睡

大林慈濟醫院陳金城副院長說,病人表示自己因長時間在大陸工作,工作大部分都坐在電腦前,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同一個動作超過30秒後,左手上臂就會開始腫脹,延伸到食指,因麻痛感持續,每次痛起來像是被針扎到,每夜幾乎痛到無法入睡。

手術切除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

今年開始雙腳腳底持續發麻,走路也出現平衡問題,甚至左腳開始萎縮,至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MRI檢查確定頸椎第六、七節之間的椎間盤嚴重壓迫脊髓神經,由於病情惡化很快,於是建議手術,將壓迫神經根的椎間盤切除。

八成經復健、藥物治療可舒緩

大部分頸椎椎盤突出的病人,在初期時感覺像落枕,為頸椎肌肉發炎反應,多數在一個禮拜內會好,接著才會開始出現麻痛的症狀,這就可能是脊髓或神經根的壓迫,最好趕緊就醫。確定診斷後,如果是腫瘤或骨頭移位,推拿時就會有風險,在治療前先查明病因。但不是所有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都需要手術,一般初期經由復健、藥物治療,八成以上的患者都能得到緩解。

每小時起身活動筋骨

椎間盤功能主要承受重力及彎曲動作,若脊椎在長期不當的受力下,容易導致脊椎椎間盤老化,甚至脊椎環破掉,而使得內容物跑出壓迫神經,若一樣的姿勢維持過久也易過度磨損軟骨,導致軟骨變薄,所以陳金城醫師建議最好相同的姿勢不要過久,特別是不當的彎曲要注意,建議一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愈感興趣的事學習的效果就愈好,這是為什麼多數人功課不好的原因。不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當人們表達出對某些事物有好奇心時,大腦的記憶功能會有所提昇,甚至會讓不相關的其他記憶效果也連帶提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大腦記憶功能研究員 Matthias Gruber,跟他的團隊引導受試者在 MRI 磁振造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有些民眾會想透過電波拉皮的方式,達到抗老化、緊緻皮膚的效果;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林栗伃指出,電波拉皮就是利用高頻無線電波對皮膚產生水分子摩擦,因為穿透力較強,當轉換成熱能時,就能刺激自體膠原蛋白形成。傳統的電波拉皮,多用出針式的探頭,也就是直接插入皮膚內,儘管效果很好,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出現壓力症候群,造成身體不適,可能會導致體骨骼肌、免疫系統、荷爾蒙系統以及自律神經系統等功能失調。為解決現代人因繁忙,造成就醫不便狀況,奇美醫學中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發表「穿戴式指溫測量應用程式」,只要下載APP「情緒e指環」,就能透過程式中的錄音...

閱讀詳情 »

衛生署日前公佈了去年國人的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又第二十度蟬聯冠軍,而且是每四名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人「因癌而死」,顯示這二十年來,癌症和國人真的是如影隨形。十大癌症死因中,又以肺癌居首,其次是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攝護腺癌、淋巴癌與食道癌。除了 ​​眾人聞之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