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G飲物熱量也不少 專家解密變瘦關鍵

低G飲物熱量也不少 專家解密變瘦關鍵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愈來愈熱,可以遮住肥肉的多層次衣服再也穿不住,要怎樣才能更快甩掉讓人揮之不去的肥肉呢?很多人可能會趕快搬出存了很久的減肥飲食指南,尤其是據說可以吃肉又可吃油的低胰島素減肥,也就是「低GI飲食」,可能會很受歡迎,不過,只知道「低GI」,卻不知道要「低GL」,小心愈吃愈胖!

低升醣食物 熱量也不少

營養師劉純君說明,一般GI值超過70就是高升醣指數食物,56~69是中升醣指數,55以下則是低升醣指數。

低GI飲食的理論,是指吃了低升醣指數的食物以後,血糖不會快速升高,胰島素就不會急著把太高的血糖存成脂肪,也就不會變胖,但卻忽略除了醣類食物會形成熱量以外,蛋白質食物和脂肪等食物,雖然升醣指數低,但卻也會被人體轉化成熱量使用或貯存。

以馬鈴薯來說,主要組成是澱粉,光吃馬鈴薯的升醣指數很高,但若加了大量的奶油或起司去烤馬鈴薯,它的升醣指數會相對變得很低,成了低GI食物。但是奶油一克就有9大卡,起司一公克也有6大卡,熱量可能是相當驚人的500~600大卡,吃奶油馬鈴薯雖然血醣不會急速升高,但一定都會轉成熱量貯存成脂肪。

所以,如果以為只要選擇低GI的食物就可以減肥,往往會失敗,因為大家以為的低GI飲食,實際上並不是「低」胰島素飲食,而是「慢」胰島素飲食,升醣指數低的食物較高升醣指數的食物是消化比較慢,但最後還是會變成熱量。

低GI之外 也要低GL

現在最流行的減肥飲食指南,是低GI加上低GL,所謂低GL,指的就是低的「升醣負荷(Glycemic Load )」,也就是還包括了食物中含醣食物的熱量,計算方法是用GI值乘以含醣量再除以100,GL超過20就算高GL,11~19屬中GL,10以下算低GL。低GI的食物不一定低熱量,含醣量也不見得比較低,例如10公克的魚丸,因為含有高油脂及高蛋白質,GI值只有52,屬於低GI食物,但是醣類含量是20.3公克,計算後是10.56,就是中GL食物,熱量是277大卡,熱量也不低。

其實低GI飲食指南本來就不是用來減肥的,而是用來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用的。很多因素都可能影響到GI值,例如相同重量的飯和稀飯,由於澱粉糊化後的GI值愈高,所以稀飯和米飯相比是高GI食物,但是稀飯含水多,體積較米飯大,熱量反而較低;另外,像炒飯炒過以後澱粉老化,腸道排空慢,和米飯相較是低GI食物,但是加了油去炒的炒飯,熱量可能比米飯高了1倍之多。

控制總熱量 才是減重王道

要維持血糖穩定又不會吃進太多熱量,就要GI值及GL值兼顧,低GL的食物,總熱量也較低。根據能量不滅定律,不管是低GI或是低GL,要快速瘦身,計算總熱量才是王道。

劉純君表示,纖維會響GI值,也會把腸道撐大,加速食物排空,減少食物在腸道吸收熱量的時間,因此,選擇食物時可以留意它的醣纖比,低醣纖比的食物就是纖維較高,醣類較低的食物,例如與其吃醣纖比較高的白米飯,不如吃醣纖比較低的五穀飯,或是與其吃醣纖比較高的地瓜,還不如吃醣纖比較低的芋頭。

另外,若真的很愛吃飯,那就只好多吃一碗飯時,就多吃一碗同體積的青菜,增加纖維量,有助腸道排空。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Delta變種病毒肆虐 菲律賓病例持續攀升

居家上班身心症大爆發 醫師教四招紓壓技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經歷4年1次的總統大選,選前很多人都會為了實現自己理念,投入相關活動,觀看大量討論資訊,然而結果不可能全部人滿意,接受需要一段時間,可能出現憂慮、焦慮等情緒,假使壓力太大,也有引發生理不適機會,精神科醫師建議,如果發現情緒難以控制,最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必要時最好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有一天,你的身體機能漸漸退化,躺在床上,生活都無法自理,不能自己進食、如廁,你會想要怎麼樣的治療?」《病人自主權利法》在2019年1月6日正式上路,凡是完成預立醫療決定註記後,一旦符合五款臨床條件,除了接受常規醫療之外,還可以「拒絕醫療」,讓善終權保障向前跨越一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在對岸金融界頗有名氣的1名台商,因時常要往返不同國家參與重要會議,事業相當成功的他,面對國際媒體接受採訪是常有的事,不過他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每當他開口說話或是需要笑的時候,總會顯得彆扭。經多方考量下,決定固定時間返台進行矯正,僅短短1年的時間,牙齒不但變得整齊,笑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流感疫苗去年11月15日開打,但仍有許多民眾對於接種流感疫苗保持許多疑問,像是是否有副作用,或是接種後反而得到流感等;義大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昱彰指出,流感疫苗屬於高風險生物藥品,因此上市前都會先經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檢驗合格取得許可證才會正式上市,且食藥署也會嚴格把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