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住加護病房出現異常舉動 恐因譫妄作祟

住加護病房出現異常舉動 恐因譫妄作祟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

有位55歲的李先生,因為肺炎導致呼吸衰竭插管轉入加護病房,經過5-6天抗生素治療,控制病情後,進行呼吸訓練,但是病人突然在夜間出現短暫遺忘自己生病,而要求出院的狀況,經由安撫後才緩和下來。

然而,某天下午李先生又突然情緒失控,以紙筆表示自己已復原,想離開醫院,並出現自拔身上管路行為,儘管護理師上前阻止,病人卻以手腳攻擊護理師,讓家屬非常惶恐,同時對於李先生的舉動感到不解。

病患舉止引恐慌 家屬疑病情惡化

對於這位李先生的奇怪行徑,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解釋,此種異常轉變或短暫遺忘記憶的情況,稱為「加護病房症候群」,另一醫學專有名詞稱為「譫妄」,是生理及心理層面出現異常的症狀,使病人出現不同以往的行為舉止,包括短暫遺忘現實、甚至出現視聽幻覺或是情緒淡漠不理人等,導致家屬常常誤認病人病情惡化。

大腦出現暫時性認知失調 加護病房譫妄發生率高

病患若患有嚴重疾病,如感染、尿毒、心衰竭、肝腎功能異常、內分泌失調,將會影響大腦功能,讓大腦出現暫時性的認知失調;另外,陌生環境、燈光照明或儀器警示聲音,造成日夜顛倒也是導致「譫妄」的原因;同時加護病房的病人因為重症需要多種藥物的治療,導致譫妄發生情形比普通病房高。

降低譫妄發生 六項治療照護建功

發生譫妄若是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病人住院延長或增加死亡率,為了改善病人譫妄情形,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採取了六項治療照護, 1..維他命及藥物適當使用,並盡早停止不需要的用藥;2.儘早移除不必要的侵入性治療與管路,提供早期下床活動的復健治療;3.依晝夜調整室內燈光,並促進病人的人時地定向感,夜間提供眼罩或耳塞,讓病人有足夠的夜眠休息;4.控制各種治療、監測時所產生的干擾;5.適當地安排訪客與探病時間,讓家屬陪伴鼓勵;6.儘量安排固定醫護人員照護,減少病人的適應問題,並使用圖片或紙筆等輔助工具促進溝通、盡量滿足病人基本生理需求等。

明顯降低住院天數及費用 病人、醫療及健保共創三贏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病房發現,採取這六項對譫妄的治療照護措施,可以預防病人譫妄發生且明顯降低住院天數及費用,該中心亦將此項成果於去年4月發表在國外頂尖著名的復健醫學期刊,同時也於去年在醫療品質獎競賽中,榮獲「主題改善組」金獎,在中衛團結圈活動競賽中贏得金塔獎,以及護理實證醫學競賽獲得金獎。陳欽明強調,採取適當的處置及預防是可以降低病人有關譫妄的發生,讓病人可以得到更適切的照護,同時讓病人、醫療及健保共創三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5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住民二代工作坊 深刻多元文化體驗根據教育部106年最新統計,就讀國中小的新住民二代人數雖有趨緩,但仍有近20萬人,等於平均每9位學生裡,就有1人是新住民二代。因此自八年前起,伊甸基金會與國泰慈善基金會攜手合辦「新住民二代團隊合作工作坊」夏令營活動,讓新二代有更多接觸多...

閱讀詳情 »

彙整編輯/春霓、摘自/《我的阿娘,莊淑旂傳:第一位女中醫師的國寶級養生智慧》(莊壽美著/時報出版)、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高齡者要如何生活得很健康呢?讓我們來看看我阿嬤的一天,這是我阿娘精心幫她打理設計的,所以她常笑說這個高齡者過的一天應該稱為「莊老太太的一天」,提供給每一...

閱讀詳情 »

整理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哈啾!」每逢季節交替,或是白天剛起床時,鼻子總是癢得不得了,不僅噴嚏連連,有時連鼻水也流個不停,讓人苦不堪言。除了使用三伏貼療法之外,在中醫裡,還有哪些治療,可以改善過敏性鼻炎呢?   遺傳、臟腑功能失調 「過敏性體質形成的原因,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台灣104年肝病死亡人數多達1.3萬人,約占所有死亡人數8%,甚至高過糖尿病(6%)或高血壓(3%),嚴重影響國人健康。肝臟由於沒有神經分布,因此沒有痛感,導致經常被人們忽略,除非經由篩檢,否則患者多半無明顯症狀可察覺,導致肝病發現時已肝硬化,甚至已進展至肝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