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住院剩19人「最久3月住到今」 三採陰才准出院太嚴?政策要檢討了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採取最嚴格的「三採陰」標準,否則不准出院回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表示,國內疫情趨緩,目前仍有19人住院中,其中1名更是從3月16住院至今;也正因為隔離時間太長恐造成身心壓力,指揮中心透露,正考量檢討是否要跟其他國家一樣縮短為「二採陰」放行。

韓國經驗就顯示,不少隔離個案由於時間拖長,身心出現狀況,有人出院後甚至出現創傷壓力症候群。

國內迄今累計441例確診個案,已經有415人解除隔離,7人死亡,目前仍住院人數還有19人,情況都穩定,沒有人使用呼吸器或葉克膜,只是在等待「三採陰」的好消息出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看到韓國疾控中心發布的訊息,加上國內也有4位「三採陰」後出院又復陽的個案,但追蹤其密切接觸者,知道沒有傳染的情形發生,尤其4人當中有3人回到醫院後很快又呈現陰性、很快回家,因此,專家小組已有初步建議,先一步放寬「三陰復陽」的接觸者不用再關14天了。

張上淳強調,由於「三採陰」回家應該是安全的,要不要縮短時間,跟其他國家一樣改採「二採陰」標準,專家小組將再檢討,主因是國內剩下個案非常少了,影響不是很大,且隔離確實會造成被隔離者身心上的壓力及困擾,各醫院都有心理治療師和社工介入進行支持跟溝通,希望減少這樣的狀況。

陳時中說,目前19名住院中的患者,有1名即是從3月16日住院至今,指揮中心會定期跟不定期做好心理輔導,力求讓他們的心理跟生理都得到最好的照顧。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洪量半路認堂哥? 張上淳尬笑「看媒體才知有這件事」

台灣口罩6/1恢復自由買賣! 實名制不夠用可多買、外銷也行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已經不再侷限於抽菸一族及基因遺傳,國內醫師提醒,舉凡容易接觸油煙、粉塵的廚師、家庭主婦或是老師,罹患肺癌的風險都大大升高,甚至連許多人喜愛、可以增添生活質感的香氛蠟燭、精油,都很有可能造成肺部刺激。 25歲的趙先生就是一例,為了健康開始減重的他,半年下...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14期接種期程為11月13至24日,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說明,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

閱讀詳情 »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提供「辣炒雞胸肉」食譜,供糖尿病患自煮健康。飲食是改善糖尿病的重要一環,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提供「辣炒雞胸肉」食譜,菠菜在每年產期10月至隔年4月盛產,讓亞洲的糖尿病患者也能吃得營養健康。 【推薦閱讀:糖尿病食譜 冬季大蒜油炒菠菜】〔辣炒雞胸肉〕營養成分:總量4份、每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莫名突然往下掉?當心是疾病的大警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提醒,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就是一例,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且可能伴隨的併發症狀除了體重急速減輕外,也可能發生上腹疼痛或是背部疼痛,容易誤導人認為是腸胃相關疾病,而忽略真正的病因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