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住高樓層整天開窗通風 竟為他帶來「過敏發炎」危機

▲城市空汙嚴重常是健康隱憂。(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我很養生,怎麼還會動脈硬化?一名40多歲的男性企業主,不菸酒、規律運動,一向體態標準,各項健檢數據也都正常,今年健檢卻意外發現動脈出現中度硬化斑塊,已有心肌梗塞危機,醫師仔細分析發現,近1年來其體內過敏發炎指標突升高,懷疑是他剛搬至高樓,認為高處空氣好,整日開窗想增加空氣對流,結果反增加室內粉塵。

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指出,檢視健檢數據、飲食、生活習慣、環境等多面向因素後,發現該名企業主的過敏指數IgE以前約在140以內,這次卻高達400以上,超過正常值1.5倍,表示身體被某因素啟動了過敏反應。

回頭一問才知道,原來該名企業主1年前才搬了新家,從1樓搬至高樓層,以為高處的空氣比較好,所以窗戶整天不關,以為可以增加空氣對流,沒想到反而增加室內粉塵,在減少開窗時間2個月後,過敏指數IgE即降回至130,甚至100以下。

林美秀指出,相關研究已顯示,空氣粉塵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致死率,甚至曝露在交通排放污染粉塵中是誘發心肌梗塞最大危險因子;像上述例子,其新家就位於距離馬路50公尺以內,雖處高樓層,但近公車站,粉塵仍多。

林美秀提醒,健康趨勢不能只看當下的「紅字」,重大疾病往往是慢慢形成,生活中舉凡遇到空汙、天氣改變、交通尖峰時間等,皆可能吸入過多粉塵造成過敏及發炎,一旦經淋巴或血液循環至肺及其他組織,亦有機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

醫師建議,生活中要適時戴口罩,尤其於交通尖峰或騎車時,在樓高30公尺以下的住宅也勿整日開窗,並應定期健檢,才能揪出危害健康的病源,掌握健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較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已經超過一個月,目前雖然疫情有稍稍減緩,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近期食藥署核准5款居家快篩試劑,讓民眾在家中也能自我檢測,大樹藥局高政緯藥師指出,居家快篩不僅讓民眾更便利,也避免外出至快篩站增加感染風險,同時亦可減輕目前部分的醫療負擔,不管對於民眾或是醫療院所來說,都是...

閱讀詳情 »

文 / 鄭淳予 他是醫者,也是全職部落客,疫情間,每晚「開房」為聽眾解惑,理性溫和守護台灣。 「大家好,我是『林氏璧』孔醫師,今天是6月12日,端午連假的第1天⋯⋯。」 打從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雙北進入3級警戒之前的4月底,每晚在語音社群軟體Clubhouse「開房」(意指開播)的孔醫師,就一直在...

閱讀詳情 »

高雄市今突增9例本土,市長陳其邁動怒表示,7例與新北市恩主公醫院有關,因指標個案曾入住,並與該醫院群聚感染首例同層,院方卻「沒有篩檢、沒有疫調、沒有隔離」。恩主公醫院傍晚發聲明回應,這兩案例是「隔壁房的隔壁房」關係,依中央規定不在匡列名單範圍。晚間高市衛生局也反擊,高雄個案曾3度去就診,而當時已有院...

閱讀詳情 »

北農爆發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晚間與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開會商討對策,與會的還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等人。會後全體達成3共識,包括雙北批發市場要落實疫調,以找出熱區,也要擴大接觸者匡列。另外,台北市承諾在北農的篩檢站會持續開設3週,讓還沒篩檢的人都可採檢。柯文哲與陳時中等晚間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