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余天驚傳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攝護腺癌」發現多已轉移〜如何預防、早期發現?

余天驚傳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攝護腺癌」發現多已轉移〜如何預防 早期發現?

日前驚傳藝人余天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發現時完全無症狀,所幸還可以接受開刀切除攝護腺,類似余天的案例並非少數。近年來人口高齡化,攝護腺癌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醫師提醒,早期發現對於攝護腺癌非常重要,而平時要維持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以及避免高油脂食物,避免誘發。

余天驚傳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攝護腺癌」發現多已轉移〜如何預防 早期發現?

攝護腺癌好發在60至75歲的男性。

飲食西化、健檢較普及 攝護腺癌發生率漸漸增加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指出,攝護腺癌好發在60至75歲的男性,過去西方國家發生率比台灣高出許多,近年來因為國人飲食西化,以及國人接受健檢較普及或是門診檢查的關係,發生率也漸漸增加,目前每年新增約5000名新病例。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中顯示,其發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5位,而死亡率則是男性癌症中第7位,其重要性可知。

陳億聲主任表示,攝護腺癌不同於其他常見癌症,其進展非常緩慢,轉移之前幾乎很少有症狀,也因此早期發現比較困難,通常有相關症狀(例如:骨頭疼痛)表示已經轉移,有大約1/3個案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甚至是遠端轉移,此時治療的效果跟早期個案相差甚遠,長期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差別,因此早期發現對於攝護腺癌而言相當重要。

攝護腺癌早期治療選擇多元 預後良好

陳億聲主任說,目前對於攝護腺癌有不少的治療選擇,對早期(第一,二期)攝護腺癌來說,病灶侷限於攝護腺內,病患可以接受開刀(傳統、腹腔鏡、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攝護腺全切除),或是局部放射線治療,不管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10年疾病特異存活率也有90%,預後良好。

余天驚傳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攝護腺癌」發現多已轉移〜如何預防 早期發現?

陳億聲主任說,目前對於攝護腺癌有不少的治療選擇。(圖片提供/安南醫院)

而第三期個案(病灶侵犯周邊組織),有較高機率合併淋巴轉移,如果有機會接受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的話,仍有機會治癒。至於第四期個案已經是合併有遠端轉移(骨頭與淋巴腺),因此已經無法治癒,此時只能仰賴賀爾蒙治療壓制癌細胞活性,但是通常在兩年之後傳統賀爾蒙治療就會失效,一旦失效疾病就會快速進展,病患很難存活超過兩年。

近年已有新一代賀爾蒙藥物可以延長存活時間,但整體來說依舊預後不佳,由此可見攝護腺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預防攝護腺癌:維持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早期發現

目前對於攝護腺癌並無確定可以預防的方法或是藥品,陳億聲建議男性朋友,要有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有家族病史者,平時應避免高油脂飲食,動物性高脂肪的食物這類脂肪屬於飽和性脂肪酸,根據研究顯示,會誘使攝護腺癌的發生,例如豬、牛、羊等紅肉類,以及牛油、豬油等,都屬於高脂肪食物。

另外,早期發現對於攝護腺癌非常重要,因此建議年過50歲的男性朋友,可以每年接受肛門指診以及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而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人,更可以提前於45歲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護腺癌。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3/689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美國加州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向世人訴說女兒的不幸遭遇,希望喚起大家提高警覺──女兒感染一種致命的阿米巴寄生蟲後,因難以診斷最後賠上性命。 據《東森新聞網》4月9日報導,“它會吃你的大腦,就像科幻電影一樣,真的,”悲痛的母親梅斯特(Sybil Meister)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玉(化名)升國中後認識一些朋友,開始常常三更半夜不回家,父母打電話也找不到人,後來她被警察抓到吸毒,家長又生氣、又難過,心想怎麼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是我不夠愛她?對她不夠好?我應該要怎麼辦才對?」小玉的爸爸在青少年家屬支持團體中分享當時的無助。他說,好在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新手爸媽都知道,寶寶補充益生菌不僅可守護孩子腸胃道的健康,還能預防過敏,但是,你知道益生菌該怎麼選、如何吃?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好菌嗎?乳酸菌就是益生菌嗎? 益生菌不僅對成人的好處多多,更可以強化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甚至有研究指出,針對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都可緩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近視多年的陳先生,某次幫人拍照時,發現左眼看不清楚,兩眼視差過大,依賴特定眼睛,視野無法立體呈現。就醫檢查,不僅發現罹患「隅角開放性青光眼」,還已「慢性化」。陳先生表示,因為擔心會失明,花了上百萬遍尋名醫,最後還是只能靠著配合醫師長期追蹤與治療,來維持視力。收治病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