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治療乾癬 「換膚方」成效彰

中醫治療乾癬 「換膚方」成效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43歲的男性乾癬患者,身體腰部及手腳皮膚有紅斑、脫屑、乾癢症狀,須天天擦類固醇及一週三次的紫外線照光治療,因擔心長期使用類固醇之副作用,因此求助中醫治療,經使用「換膚方」湯包治療後,紅斑顏色變淡、脫屑面積變小,不用再飽受外界異樣眼光,乾癢症狀改善,終於不用因皮膚搔癢問題無法入眠,生活品質及人際關係均獲得提升,也不需要擦類固醇及照光治療。

乾癬好發於中年 不會傳染的慢性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醫師蔡佩怡說,乾癬為皮膚表面出現界線清楚的紅斑,伴有銀白色脫屑,因此乾癬又被稱為銀屑病。而乾癬因有個「癬」字,常被誤會是會傳染的疾病,但其實乾癬是不會傳染的。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每年約有5萬至10萬人因乾癬問題就診,好發於中年,成因不明,目前認為和遺傳、自體免疫與發炎反應有關,且病程長,症狀時常反覆發作,為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

久滯不癒肝腎虧虛 滋補肝腎治本

蔡佩怡表示,乾癬於中醫證型常見有血熱、血瘀、血燥、濕熱、熱毒傷陰,如病程遷延不癒,久則累及肝腎,造成肝腎虧虛。治療則分型給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養血潤燥、清熱利濕、滋補肝腎,再依個人體質,隨症加減方藥,從根本治療,減少及預防疾病的再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研發的「換膚方」湯包便可治療改善此類型相關的皮膚疾患,乾癬患者服用後多有明顯改善。情緒、壓力、生活作息及飲食都有可能使症狀加重,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調控也是治療很重要的一環。

注重保濕勤擦乳液 洗澡水溫勿過燙

乾癬患者日常應做好預防保健,蔡佩怡建議日常生活作息須正常,早睡早起,不熬夜,不可過於勞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壓力。飲食忌暴飲暴食及避免蔥薑蒜燒烤類、油炸類、堅果類、海鮮類、鴨肉、羊肉等「發物」。注重皮膚保濕,尤其冬天可勤擦乳液,在皮膚形成保護膜,減少皮膚水分散失,可改善脫屑、乾癢等症狀,但須注意乳液成分須無香精等刺激性物質。洗澡時避免水溫過高,洗澡水過燙會帶走皮膚表面的水分,加重搔癢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病患絕大多數都會先在急診室處置,等待檢驗結果與後續治療,多數醫院在農曆年節在急診室設立發燒篩檢站,分流一般病人與疑似病患,行政院已通過追加預算,針對急診室醫護人員給予獎勵津貼,但1至3月獎勵費用,5月31日前各院就必須完成造冊,送到衛福部審查。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雖然今(9)日台灣持續未傳出新冠新確診案例,但各界焦點關注「急難紓困實施方案」擴大對象,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強調「地方免責、中央審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部分給中央審查案件,心算就能確認結果,不需要再給中央重複審查,減少流程才能讓紓困金快速給予民眾。 ...

閱讀詳情 »

手部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我保健的養生法。我們藉由按摩刺激手部反射區,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持之以恆的按摩雙手來自我保健,便能調整身體異常狀況,找回健康,一切安好。 手部按摩:內耳迷路   內耳迷路:頭昏、眼花、平衡障礙、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多歲的楊小姐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在腸胃肝膽科門診追蹤,目前肝功能正常,肝臟超音波也沒有異狀,已經懷孕12周的她,儘管有些孕吐不適,但產檢時母親胎兒都很正常,回門診追蹤時仍不免擔心的追問醫師,自己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現陽性,會不會讓寶寶也罹患B肝?醫師表示,懷孕時控制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