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腎臟病延緩惡化、降低洗腎風險!中西合併治療好處多多

慢性腎臟病患者小心快速進入末期腎衰竭,被迫接受透析或換腎的治療!為了幫助穩定病情、延緩惡化程度,目前透過中西合併治療,針對個別體質差異、發病原因,像是使用中藥、針灸對症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慢性腎臟病延緩惡化 降低洗腎風險!中西合併治療好處多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廖元敬表示,中西合併治療慢性腎臟病好處多多。(圖片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一旦腎臟受損超過3個月,導致其結構或功能無法恢復正常,即稱為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此過程可能非常長久,也有可能很快地進入了第五階段—末期腎衰竭。

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廖元敬表示,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蛋白尿、痛風、老人、長期使用藥物、有腎臟病家族史、抽菸,以及代謝症候群的病人等。以上族群都極易轉變為慢性腎臟病,會加速腎臟功能惡化,甚至需要洗腎治療。

1名74歲張先生患有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造成慢性腎臟病,並有末梢神經病變、手腳冷麻疼痛症狀,就診時肌酐酸1.6 (註:男性正常值為小於1.3;女姓正常值為小於1.1)、腎絲球過濾率44 (註: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值為大於90),屬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後來經過中藥合併使用降血壓藥,透過中藥的活血化瘀效果,除了可控制蛋白尿外,亦有腎臟保護效果。

慢性腎病變早期通常沒有症狀,至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會出現水腫、疲倦、血壓難控制等臨床症狀,才會逐漸表現出來,病人就醫時病程已多為不可逆。

中西合治效果好 中藥、針灸可降低洗腎風險

配合西醫相關的檢查與治療,針對病因選擇中藥、針灸或二者合併的個人化治療,使蛋白尿、水腫、貧血、食慾不佳、噁心嘔吐都可以獲得更好的控制,也可改善惱人的藥物副作用。慢性腎臟病患者選擇適中醫治療,亦可降低未來惡化為末期腎衰竭洗腎的風險,以及降低後續的整體死亡率。

提醒照顧腎臟,要注意以下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

★均衡飲食,熱量充足為原則:

不需要大補特補,避免高蛋白飲食。坊間常見的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薑母鴨、麻油雞等溫燥食物皆不宜。

★水果攝取:應避免楊桃。富含鉀離子的香蕉、柿餅、柑橘類也要注意。

★日常飲食:宜營養豐富而清淡易消化,少鹽、少調味料、少加工品,減低腎臟負荷,以延緩腎功能惡化。

★適量喝水、勿憋尿:

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腎病的患者宜少食這類飲料。

★不亂吃藥:

1.服用藥物應諮詢及遵從醫藥專業人員指導 。

2.不濫用止痛藥及來路不明藥物。

3.不聽信偏方草藥。

4.不輕易聽信廣告成藥的藥效。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0/726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這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衰弱等情形發生。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國民健康署也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正式名稱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於2019年12月底爆發在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一帶的「不明原因肺炎」,目前疫情不僅擴散中國各地,而且蔓延至境外。大陸地區27日確診病例已達2744例,死亡80例。其中,北京出現9個月大女嬰受感染,是這波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農曆春節假期,想要擁有好氣色!知名中醫師彭溫雅教大家,改善因過敏引起的臉色暗沉,只要按摩臉上2個穴位「顴髎穴」+「迎香穴」,能促進血液循環又能排毒,使臉部氣色更紅潤。另外,醫師開出也一帖養顏美容中藥草飲品,適用於氣色不佳的族群,重新找回亮白臉色。美白抗斑必按顴髎穴 小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氣味是記憶的延伸,熟悉的氣息總能帶來對家或故鄉的依戀,以及對人的懷念。」這是精油作家蕭秀琴在《精油日常:跟隨季節變化的芳香療法使用課題》對氣味提出的見解。   芳香療法的運用,認真說起來有上千年使用的經驗,從考古學家挖掘到的香水瓶、歷史上記載的埃及艷后克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